4月16日,大足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唐勇先生率中學各學科教研員一行走進迪濤學校初、高中部,開展了為期半天的入校視導工作。此次視導以 “深入課堂聽課指導” 與 “交流座談會” 為核心環節,聚焦迪濤教師專業成長,精準落實迪濤學校 “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 的辦學理念,為再一次提升迪濤教育教學質量注入強勁動力。
聽課環節,教研員們深入初、高中部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等多個學科課堂,沉浸式觀察迪濤教師的教學設計、課堂互動與學生反饋。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教師充滿創意的情境化教學,還是經驗教師對重難點的精準突破,都在課堂中展現出迪濤教師 “以學生為中心” 的育人追求。
教研員們邊聽邊記,從教學目標達成度、師生互動有效性、課堂評價及時性等維度進行細致記錄,既捕捉亮點,也不回避問題,為后續針對性指導積累第一手素材。而迪濤教師們則在真實的課堂實踐中,獲得了一次 “被看見、被聽見” 的成長機遇 —— 這正是迪濤學校始終堅持的 “不讓任何一位教師在摸索中孤獨前行”。
交流座談會上,教研員與學科組教師圍坐一堂,展開了坦誠而深入的交流。
中學部校長徐其鎂先生以“重基礎,抓習慣,提質量”為主要內容,向教研員專家團隊匯報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
各學科教研員結合聽課情況依次發言,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論指引,也有具體可操作的改進建議。這些 "干貨滿滿" 的發言,讓在場教師紛紛表示 "打開了新視野"" 找到了突破點 "。
區進修校副校長唐勇先生在總結中高度肯定了迪濤學校在教師培養上的系統性舉措:"今天看到的課堂,既有年輕教師的創新活力,也有成熟教師的扎實功底,這背后是學校 ' 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 ' 理念的落地生根。希望雙方以此次視導為起點,建立長效溝通機制,共同探索新時代教師成長的最優路徑。"
從課堂里的 "一對一診斷" 到座談會上的 "精準開方",此次視導不僅是一次教學常規檢查,更是迪濤學校教師培養體系的一次集中展示。學校通過 "青藍工程師徒結對" 讓新教師快速站穩講臺,通過 "學科工作坊" 讓骨干教師發揮輻射作用,通過 "推門聽課 + 專題研討" 讓全體教師在互動中共同進步。正如迪濤青年教師所說:"從入職時的忐忑到現在的從容,背后是教研組的反復磨課、師傅的耐心指導,還有像今天這樣的專家點撥 —— 在迪濤,我們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既是對學生的承諾,更是對教師的擔當。未來,迪濤學校將以視導反饋為改進方向,繼續深耕教師專業發展,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在成長路上獲得支持、看見希望、實現突破。因為我們堅信:只有教師的成長有溫度,學生的成長才有厚度;只有教師隊伍齊頭并進,迪濤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