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許文峰 記者 劉偉娟)4月16日,由我國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以下簡稱為滬寧合高鐵)崇太長江隧道“領航號”盾構機掘進至第2830環,累計掘進5660米,安全穿越長江刀鱭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抵達長江江心?,F代快報記者獲悉,這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
崇太長江隧道是滬寧合高鐵控制性工程之一,連接上海市崇明區和江蘇省太倉市。該隧道采用單洞雙線設計,全長14.25千米,其中盾構段全長13.2千米,盾構穿越水域段長11.325千米;設計時速350公里,為世界行車速度最高的水下隧道,建成運營后將實現高鐵穿越長江不減速的壯舉。該隧道由滬杭客專公司建設管理,中鐵隧道局施工建設。
崇太長江隧道采用“領航號”盾構機獨頭掘進施工。該盾構機刀盤直徑15.4米,整機長148米,總重約4000噸,是目前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該盾構機搭載中鐵隧道局首席專家、隧道掘進機及智能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洪開榮團隊自主研發的“智能掘進腦”系統,隧道建設從“經驗驅動”突破到“數據驅動”,實現了參數自決策、操作自執行的“有人值守、無人操作”智能化施工階段。
為安全平穩穿越長江刀鱭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減少盾構穿越長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建設管理單位滬杭客專公司會同中鐵隧道局項目部秉持打造綠色精品工程的理念,投入2056萬元資金進行長江刀鱭水產種質資源保護,開展增殖放流和植被修復為主的系統性生態修復與資源補償工作,并進行跟蹤監測和效果評估。采用泥水分離系統,盾構掘進過程中產生的泥漿通過泥水分離系統實現固液分離,泥漿用于循環使用,渣土通過管路運輸至船上,實現“渣不落地”。投入污水處理設備,經過處理后的水用于場地內的灑水降塵,杜絕污水外排,減少現場的揚塵污染。盾構掘進過程中管片及弧形件運輸使用電瓶車,相較于傳統的柴油運輸車減少了一氧化碳、顆粒物等污染物和噪音排放。
滬寧合高鐵是滬渝蓉高鐵的東段線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江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運營后將進一步縮短長三角城市群的時空距離,崇明經太倉到上海寶山站預計只要17分鐘,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間建起一條快速新通道,對于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