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16日訊(記者 李迪)近期,又有一批持有期型產品陷入規模困境。
近一月內,已至少有24只持有期型基金發布清盤預警,其中多為持有期一年及以上的產品。這些基金中,部分基金業績排名靠后,導致投資者持有意愿下降,因而產品面臨規模難題。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震蕩市下,投資者對投資產品的靈活性要求提升,這也使得一些持有期產品在市場中遇冷。
二十余只持有期型產品發布清盤預警
記者梳理巨潮資訊網公告后發現,近一月,共有鵬華興鵬一年持有期混合、大成匯享一年持有混合、招商瑞和一年持有期混合等24只持有期型基金發布清盤預警。其中,13只基金是持有期一年及以上的產品,占比過半。
上述基金發布清盤預警主要是由于規模過小。
以工銀瑞信民瑞一年持有期混合為例,截至今年4月19日日終,該基金的基金資產凈值已連續4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人民幣。再以嘉實穩健添翼一年持有期混合為例,截至今年4月9日,該基金已連續3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
此外,近一月,還有南方譽豐18個月持有混合、富國智盈穩進12個月持有混合(FOF)兩只基金已經正式進入清算程序。
其中,南方譽豐18個月持有混合于今年3月20日已連續5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于今年3月22日正式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
部分規模過小持有期型產品業績不佳
上述因規模過小而發布清盤預警的基金中,部分產品中長期業績排名靠后。業績不及預期,投資者“用腳投票”,可能是其規模難以提升的重要原因。
以4月8日發布清盤預警的長盛先進制造六個月持有混合為例,截至4月14日,該基金A類份額過去一年回報為-20.18%,在4217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4199;過去三年回報為54.66%,在2884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2876。
再以3月22日發布清盤預警的財通穩進回報6個月持有混合為例,該基金A類份額的過去一年回報為1.59%,在1293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1097;過去三年回報為1.59%,在1056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756。
震蕩市下持有期產品遇冷
在近兩年市場震蕩持續的大環境下,投資者對投資產品的靈活性要求提升,一些持有期產品在市場中遇冷。
一資深公募人士對記者表示,“近兩年市場震蕩較多,政策和國際局勢時常發生變化。持有期基金雖然能幫助投資者長期持有,但是具有靈活性差這一缺點,因而市場接受度有所下降。近兩年,公募行業發行兩年、三年等較長持有期基金的意愿也已經下降了很多。”
此外,持有期產品在過去幾年中未能實現理想收益,也造成了持有期產品的市場歡迎度下降。
“購買持有期型基金,投資者不僅需要承擔流動性風險,還要承擔持有期間市場波動加劇的風險。如果承擔風險后還未能獲得相應的理想收益,投資者自然會不認可這類產品。”一資深公募渠道人士如是說。
該人士還補充說,“在幾年前的市場高點時,公募發行持有期型產品的數量較多。這主要是由于一些機構預判股市將來會震蕩加劇,因而想通過持有期型產品來避免投資者頻繁申贖,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而在過去幾年,許多持有期產品業績表現未能達到投資者預期,而投資者又因資金鎖定而無法及時止損,于是對這類產品的信心也受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