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屆“海歸醫心 健康黃浦”全民健康生活科普義診活動在上海科學會堂海洋能廳及復興公園舉行。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歐美同學會、黃浦區委統戰部指導,上海市歐美同學會黃浦分會主辦,上海市歐美同學會黃浦分會醫療學會承辦。
作為“黃浦同心匯”重點民生項目,活動積極響應“體重管理年”號召,凝聚海歸醫療力量,通過科普講座、健康服務、互動體驗與義診咨詢,推動優質資源下沉社區,為市民提供全方位健康支持。活動由歐美同學會黃浦分會醫療學會主任、瑞金醫院腫瘤科主任張俊主持,上海市歐美同學會黃浦分會、黃浦區僑聯、街道居民近200人參與。
專業力量成聚合 健康生態共構建
上海市歐美同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桂永浩在致辭中指出,“海歸醫心”品牌自創立以來,始終以服務民生為己任,充分發揮中心城區醫療資源稟賦優勢,扎根黃浦、服務群眾,累計惠及市民萬余人次。他號召歐美同學會黃浦分會的各位成員,將國際化視野轉化為服務民生的創新實踐,讓“海歸醫心 健康黃浦”這一特色品牌工作成為統一戰線服務民生的一張金名片。
北京協和醫院腫瘤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罕見突變與罕見腫瘤專委會主任委員巴一教授,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作線上致辭,他們強調健康問題無小事,必須堅持“防大于治”的理念,通過全民科普實現早篩早診。
現場還舉行了“海歸醫心·健康黃浦領航團”成團儀式。領航團由黃浦醫療學會學長、三甲醫院資深專家、互聯網平臺海外醫療專家、健康科普大V、數字健康領域創業者、基層健康管理骨干組成,旨在構建跨領域健康促進平臺。未來,他們將在線上線下深入開展健康科普,推動健康理念傳播。
云端減重啟新航 跨界科普惠民生
為響應國家“體重管理年”號召,此次活動創新推出了“21天云上減重營”項目。參與者通過掃碼加入群聊,可在三周內獲得專家定制的科學減重知識、每日打卡小程序及社群互助服務,培養健康生活習慣。
活動中,歐美同學會黃浦分會會長班子向十個街道代表贈送了《腫瘤居家療法》第二版書籍。該書由臨床專家聯合編撰,系統介紹腫瘤患者居家護理知識,旨在助力科學護理走進千家萬戶。
互動體驗環節,“海歸醫心·健康黃浦領航團”成員、瑞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沈宇輝現場教學“活力頸椎操”,帶領與會成員通過簡單動作緩解頸椎疲勞。
科普環節,三位權威專家線上線下聯動,為與會人員帶來前沿健康知識。北京協和醫院腫瘤科主任巴一教授在線解析《我國的罕見突變與罕見腫瘤》,強調早期篩查的重要性;上海音樂學院于清教授創新性地將藝術與醫學結合,演示《歌唱療愈》課程,揭示音樂對身心健康的積極影響;瑞金醫院腫瘤科主任張俊則從臨床實踐出發,介紹《終結腫瘤的創新療法》,分享最新免疫治療臨床成果。
公園義診掀高潮 健康服務惠千家
健康義診活動在復興公園舉行,來自黃浦區三甲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臨床研究中心、區紅十字會等單位的30余位專家組成“全科醫療天團”,現場開設腫瘤科、中醫科、骨科等20多個專科咨詢臺,并特設健康膳食指導、體重管理方案、急救技能培訓三大特色專區。義診現場人潮涌動,市民有序排隊問診,專家們耐心解答健康問題,針對慢性病管理、術后康復等需求給予個性化建議。
義診現場,瑞金醫院“中醫科”咨詢區排起長隊,4位專家組成的醫療團隊不間斷為市民提供專業咨詢服務。市民王阿姨在接受診療后表示:“雖然社區也經常組織義診活動,但這次活動的專家團隊陣容更強,很多都是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專科醫生。平時專家號一號難求,今天不僅能面對面咨詢,醫生還耐心解答了我的各種疑問,這樣的義診活動特別有意義。”
上海臨床研究中心的專家團隊特別設置了特色專科診療區,涵蓋神經內科、腎內科、核醫學科及放射診療科等多個前沿醫學領域。神經內科專家提醒市民應及時篩查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癥等神經系統疾病;腎內科團隊針對慢性腎病防治開展一對一健康指導;核醫學科專家則解答了關于放射性診療的安全性問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健康膳食與體重管理專區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張女士在咨詢后告訴記者:“我四肢都不算胖,就是腹部脂肪堆積明顯。雖然平時堅持跳舞鍛煉,但效果不太理想。專家建議我增加游泳等有氧運動,并科學調整飲食結構。”
黃浦紅十字會開設的現場急救培訓區同樣引人注目,工作人員手把手教授心肺復蘇技巧,市民李先生表示:“以前只在影視劇里看過急救場景,今天終于通過專業指導掌握了標準動作要領。這樣的實用技能培訓應該多多舉辦,關鍵時刻或許就能挽救生命。”
第三屆“海歸醫心 健康黃浦”活動,由黃浦區衛健委、區紅十字會、區僑聯、瑞金二路街道、交大醫學院僑聯共同協辦,瑞金醫院、第九人民醫院、長征醫院、第一人民醫院、仁濟醫院、腫瘤醫院、中山醫院、上海臨床研究中心等多家單位提供支持。
活動以國際化視野與本土實踐相結合,彰顯了海歸醫者的社會責任與專業擔當。通過科普教育、創新項目與普惠服務,活動不僅提升了市民健康素養,更推動了“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健康生態構建。未來,“海歸醫心”將持續深化服務內涵,為健康中國戰略貢獻黃浦智慧。
記者 / 王月華 馬羽欣(實習)
編輯 / 孫沖
圖片 / 歐美同學會黃浦分會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