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高校發布的通知提到,要強化教學常規管理,重點解決課堂感染力不足、互動性不強、板書不美觀、重難點不清、數字化運用不足等問題。
為著力解決課堂教學的突出問題,該校在增強課堂感染力方面,要求教師在備課中融入“情境導入”“案例教學”等環節,結合教學內容,在日常授課中引入生活實例、行業熱點,每節課設計不少于1個互動性強、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片段(不限于提問、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形式)。
在加強課堂互動性方面,該校要求教師在備課環節,結合AI賦能,要針對課程內容設計至少2個課堂互動環節,不限于小組討論、提問搶答等,增加學生參與度。各二級學院在日常教學巡查中,重點關注教師課堂互動情況,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課堂互動專項檢查。
此外,該校還提到,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板書布局,做到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美觀大方;教師在撰寫教案時,要清晰標注教學重難點,并詳細說明突破方法;確保數字化教學覆蓋率100%,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數量持續提升……
多所高校,加強課堂教學管理
課堂是落實人才培養任務的主陣地。但現實中的高校課堂仍存在一些普遍性問題,如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師生互動不足,教材更新滯后等。
課程質量是教學質量的基石,提升課程質量有必要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有助于維護良好的教學秩序,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開展,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促進教學的質量提升等。對此,不少高校出臺了關于教師教學規范的文件。
相關文件中,不少高校都會提出常規要求,如教師嚴格遵守課堂教學規定,執行考勤制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不遵守要求的,多所高校會進行嚴肅處理。
如部分高校會要求教師攜帶教案上課。此前,湖南某高校對未帶紙質教案的5名教師按“一般教學事故”進行公開處理。據悉,帶紙質教案是學校上課老師的“規定動作”,在一次突擊檢查中,5名教師被當場查出未按規定攜帶紙質教案,事后按《教學事故認定與處理辦法》被認定為一般教學事故,被通報批評并給予相應的處理。
除了一些高校都會提到的基本要求,有高校在文件中還提到其他要求。如河南某高校《關于進一步加強教師教學規范和課堂教學紀律的通知》提到,教師課堂教學自主播放使用的視頻,單個視頻持續時長不得超過5分鐘,每節課(45分鐘)視頻累計持續時長不得超過15分鐘。如一學期出現2次播放視頻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取消當年度各類推優評先資格,該學年教學質量認定為不合格。
山東某高校曾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管理的實施意見》,鼓勵任課教師將學生課堂參與度納入培養過程性考核,除關注學生考勤率外,學生聽課認真程度、回答問題的準確性、教學任務的完成度都應作為學生成績的重要參考……
提升教學質量,需從多方面出發
在高校中,教學質量往往和多個方面存在聯系。如當前部分高校存在“重科研輕教學”,資金、人力、設備等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此外,師資團隊的建設、教學方法的革新、課程體系的優化、教學管理的完善等,都會對教學質量產生影響。除了對課堂教學的規范,要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還需從多方面出發。
在扭轉“重科研輕教學”方面,北京師范大學強調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明確將承擔育人工作作為教學科研崗位晉升的基本條件,將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編寫教材案例、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等工作計入考核,切實將教師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落到實處。強調教學工作量要求,指導院(系)出臺年度考核實施細則,明確教師年度教學工作量要求,制定教授承擔本科生課程教學工作量的最低標準,著重要求晉升教授、副教授必須為本科生授課,并將師德表彰、育人能力提升和育人成效相關成果等納入代表性成果范圍,有效扭轉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現象。
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上,揚州大學加強高水平師資隊伍的整體規劃和建設,聚力建設一批理念新、能力強、肯投入的優秀教學教師集群。同時,學校完善教師成長發展體系,健全教師培訓和卓越教學展示制度,鼓勵教師參加校級、省級及以上教學技能比賽,開展教學沙龍、教學觀摩、教學研討等研修活動,促進教師全面發展和卓越發展。淮陰師范學院舉辦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研,引導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形式和內容。
在教學評價方面,重慶大學為確保課程質量滿足“兩性一度”的“金課”標準,建立了多方參與的全過程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圍繞教師教學態度、課程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堂管理、課程考核等方面,學生、同行和督導均對教師的教學評價打分。針對不同參與評價的主體,學校制定了側重點各異的評價體系,到期末時匯總三方評價,編制形成《重慶大學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紅皮書》。紅皮書不僅為學院改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也作為教師的聘期考核、年度考評、職稱競賽、優秀教師評選、最受學生歡迎教師評定等的重要依據。
在多維度監測教學質量的同時,重慶大學推出了“中期學生反饋”教學咨詢服務,以期對課堂教學進行“早期干預”,為教師及時提供教學反饋,有利于課程教學質量在當前學期不斷改進。相比學生、同行、督導等評教手段,中期學生反饋不涉及教師業績、績效等的評價,而是著重于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完善與改進,免去了教師的心理負擔。
大學教學質量關乎學生成長、成才,更關乎高校的發展和未來。如何提升教學質量,需要高校長期思考。正如北京語言大學原校長劉利曾說道:“提高教學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從教學主體來說,涉及教師、學生和管理者三方;從教學要素上說,涉及課程、教材、管理服務和設施保障。因此,要做好這項工作,不僅要求教、學和管理三方共同發力,也需要我們對各個教學要素進行全面的改革,而且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來源:麥可思研究整理自教育部網站、各高校網站、麥可思研究等。
聲明:麥可思研究原創整理內容開放非盈利目的的轉載授權。轉載要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