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二七
大海水無邊,魚龍萬萬千。
遞互相食啖,冗冗癡肉團。
為心不了絕,妄想起如煙。
性月澄澄朗,廓爾照無邊。
浩瀚的大海無邊無際,無數(shù)魚龍在其中游弋,它們互相捕食爭斗,不過是渾渾噩噩的愚昧軀殼罷了;人心若不能斷絕妄念,紛亂的雜念就會像煙霧般不斷升騰。唯有心性如同明月般清澈明亮,才能照徹世間萬物的無邊境界 。
其二二八
自見天臺頂,孤高出眾群。
風搖松竹韻,月現(xiàn)海潮頻。
下望青山際,談玄有白云。
野情便山水,本志慕道倫。
獨自站在天臺山的頂峰,孤傲高絕超然于眾生之上。山風吹拂松竹搖曳出清雅的韻律,明月輝映下海潮的涌動頻現(xiàn)波瀾。俯瞰山腳處青翠的層巒邊際,與白云對坐談?wù)撔畹恼芾怼L煨灾袩釔凵剿匀坏囊叭ぃ拘牡闹鞠蚴冀K是追求大道與天地人倫的至理 。
其二二九
三五癡后生,作事不真實。
未讀十卷書,強把雌黃筆。
將他儒行篇,喚作賊盜律。
脫體似蟫蟲,咬破他書帙。
幾個愚昧無知的年輕人,行事浮躁不踏實。連十卷書都沒讀完,就敢執(zhí)筆胡亂評點。竟把儒家經(jīng)典《儒行篇》曲解成盜賊的律法,像蛀書蟲般鉆進典籍里啃咬,把圣賢文章的精華蛀得千瘡百孔 。
其二三○
心高如山岳,人我不伏人。
解講圍陀典,能談三教文。
心中無慚愧,破戒違律文。
自言上人法,稱為第一人。
愚者皆贊嘆,智者撫掌笑。
陽焰虛空花,豈得免生老。
不如百不解,靜坐絕憂惱。
驕傲自大如高山,爭強好勝不認輸。能講印度古圣典,又通儒釋道三教。破戒犯律無羞恥,謊稱證得無上法,自封世間第一人。愚昧之輩爭贊嘆,智者看罷拍手笑。人生如陽光浮塵,又如眼病幻虛花,終究難逃生老死。不如放下妄念癡,靜坐澄心斷煩惱 。
這四首詩,咱們慢慢品,第二季讀寒山詩,已經(jīng)接近尾聲。
“為心不了絕,妄想起如煙"。此句直指妄念生發(fā)之法——心若不能徹底了斷執(zhí)著,則如煙云般紛擾不息。禪宗強調(diào)"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可對應(yīng)《壇經(jīng)》"于念離念"的觀照法門 。現(xiàn)代靜坐中的正念冥想,即通過覺察呼吸打斷妄念鏈條,如腹式呼吸時專注腹部起伏,使妄念自然消散 。生命只存在于當下。失去了當下就是失去了生命。喝茶時只是喝茶,吃飯只是吃飯。正念,切斷對過去回憶與未來幻想的執(zhí)著,讓洗碗的水流聲、腳步的觸地感都成為覺醒的契機 。
性月澄澄朗,廓爾照無邊。寒山詩,其實就是圍繞著這個明澈澈的本心展開的。也不多言,學人自觀自照。
"自見天臺頂...本志慕道倫"。"孤高出眾群"象征超越二元對立。"風搖松竹韻"對應(yīng)動中禪,"月現(xiàn)海潮頻"暗合《楞嚴經(jīng)》"性水真空,性空真水"的性相圓融。"談玄有白云"既是道家坐忘,又是禪宗"不立文字"的實踐。
"三五癡后生...咬破他書帙"。三種障礙,需要避開。一是知見障:未實證卻強解經(jīng)典,如"蟫蟲"蛀書般扭曲原義,違背"不煩鄭氏箋"的直指本心。二是法執(zhí)病,將《儒行篇》曲解為戒律條文,恰如《寒山詩注》指出的"執(zhí)相求法,反成枷鎖" 。三是文字游戲,脫離實修的經(jīng)論研究,終成"陽焰虛空花"般的虛幻認知,當以守氣法回歸氣沉丹田的體證。
"心高如山岳...靜坐絕憂惱"。此詩梳理出"破邪顯正"的修行之路:
1)破三毒
我執(zhí)如山(貪)
空談三教(癡)
破戒欺世(嗔)
2)初修顯正
破妄:觀"陽焰虛空花"的幻相。
立真:"百不解"的放下執(zhí)著,實踐"數(shù)息法"培養(yǎng)定力 。
歸元:通過雙盤坐姿達成"氣沉丹田",使身心如"寒山頂月"般朗然獨照。
咱們都寒山詩,不是長知識的,是照見自己,是自我的超越與生命的突圍的。
如水,清澈。如月,澄明。如風,無住,如花綻放。
吾見寒山應(yīng)如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