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將每年4月15日設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恰逢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周年”。十年來,總體國家安全觀從理論到實踐不斷深化,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值此重要節點,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呼吁全民攜手深入學習總體國家安全觀,強化金融安全意識,共筑安全防線!
金融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人民群眾“錢袋子”的安全屏障。近年來,電信詐騙、洗錢等犯罪手段與人工智能、虛擬貨幣等新技術深度耦合,不僅嚴重威脅公眾財產安全,還擾亂正常金融秩序,削弱民眾對金融體系的信任。消金機構作為金融體系的“毛細血管”,在風險防控中應擔當職責使命,將國家安全意識轉化為守護百姓“錢袋子”的切實行動,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和健康發展。
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這一特殊的日子里,為幫助大家認清詐騙分子的慣用伎倆,增強防范意識,捷信為大家梳理幾類典型案例和防范方法,全民攜手,共同筑牢金融安全防線。
一、案例警示
1.冒充公檢法
犯罪分子偽裝成公安、法院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過“安全賬戶核查”“涉案資金凍結”等話術制造恐慌,謊稱受害者涉嫌洗錢、走私等重大案件,要求其將資金轉入所謂“安全賬戶”以證清白。此類詐騙利用權力機關的權威性降低受害者戒備心理,最終通過遠程操控轉賬實施資金竊取。
虛假投資理財
犯罪分子以“高回報零風險”“導師薦股”為誘餌,通過社交平臺或虛假金融APP吸引受害者參與虛假投資。初期可能返利小額收益騙取信任,待受害者追加大額資金后,便以系統故障、賬戶凍結等借口卷款消失。
網絡釣魚攻擊
犯罪分子利用偽基站群發仿冒銀行、電商平臺的短信,誘導用戶點擊含木馬病毒的鏈接,下載仿冒APP。這些APP界面與官方應用高度相似,通過后臺監聽短信、竊取通訊錄、定位信息等實施數據爬取,甚至結合AI語音合成技術,冒充客服致電受害者“指導操作”,同步配合短信驗證碼劫持,盜刷賬戶資金。
二、防詐提示
1. 警惕誘導話術
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網絡辦案,凡以“安全賬戶核查”“涉案資金凍結”為由要求轉賬、共享屏幕、下載不明APP的,均為詐騙。遇“涉嫌犯罪”等威脅,請直接掛斷電話并撥打110或前往派出所核實,或可通過相關金融機構的官方平臺進行確認。
破除高收益幻想
對“導師薦股”“內部消息”等社交群組保持警惕,群內成員可能為詐騙團伙操控的“水軍”,要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承諾保本高回報必是騙局。
保護敏感信息
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短信驗證碼,快遞單、機票行程單等含個人信息的紙質文件,銷毀后再丟棄。
及時報警維權
若遭遇詐騙應立即報警,保留聊天記錄、轉賬憑證等證據。
金融安全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防線。讓我們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引,從學習金融知識做起,從防范電信詐騙著手,共同織密金融安全防護網,為維護國家安全貢獻金融力量!
本文源自:金融界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