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城《雙周發布》欄目
邀請了清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
針對“積分入學”政策
分兩期節目進行了
全面、深入的解讀
并對廣大市民關注的清城區區外戶籍
適齡兒童(少年)適用的相關政策
進行了答疑解惑
1.為什么要實施“積分入學”?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結合近年來我區中心城區公辦中小學校學位緊張的實際情況,為進一步保障清城區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同時又能為區外戶籍適齡兒童(少年)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制定《清城區區外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申請入讀公辦學校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實施細則》),確保公平有序地統籌區外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入讀公辦學校。
2.哪一類適齡兒童(少年)需要“積分入學”?插班生需要積分嗎?如何申請?
答:“積分入學”的申請對象為清城區區外戶籍適齡兒童(少年),且本人或其法定監護人在清城區學校學區內有合法房產并實際居住。清城區戶籍和符合保障性入學政策的適齡兒童(少年)均不需要“積分入學”。
此外,轉學(插班)學生仍按照現行程序申請轉學(插班),不屬于“積分入學”范圍。清城區公辦中小學校轉學必須達到“住戶一致”條件,即學生本人或其法定監護人在清城區轄區內擁有合法房產并實際入住,且學生本人戶籍與該房產在同一地址上。如符合公辦學校轉學申請條件的,可在每年春季學期結束后向清城區教育局提出轉學申請,在規定時間提交學生本人的戶口本、出生證明及本人或其法定監護人合法房產材料,審核通過后,如果戶籍所在地對應學校沒有富余學位的,教育部門將統籌安排轉入我區有富余學位的公辦中小學校。
3.如何申請“積分入學”?在哪里填報資料?
答:符合“積分入學”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依照《實施細則》有關要求申請入學。申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在“清城發布”微信公眾號右下方任務欄“招生報名”,登錄“清城區義務教育招生管理系統”,選擇新生類別項目條,下拉點擊“F.(積分入學)”,選定本人或其法定監護人合法房產對應學區的學校。按平臺要求如實填報相關信息和提交戶籍、房產證明、出生證等材料,提交相關佐證材料后,系統將對有效材料進行計分。
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選擇對應報名入口
▲按實際情況選擇轄區
▲點擊此處報名
▲選擇新生類別項目條,下拉點擊“F.(積分入學)”
4.非清城戶籍,在清城區內無合法房產的情況如何處理?
答:依照《實施細則》,“積分入學”申請對象為:本人或其法定監護人在清城區學校學區內有合法房產,已具備居住條件并實際入住的清城區區外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合法房產”是指持有房產證或不動產權證書,沒有權屬糾紛,受法律保護,權屬占比51%或以上的住宅類商品房。清遠市外戶籍、在清城區內無合法房產但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可申請保障性入學。
非清城區戶籍、在清城區無合法房產且不符合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條件的,則不符合我區公辦學校的報讀條件。
5.戶籍在清城區內,房產在祖輩名下,可否使用祖輩房產申報積分?
答:根據《實施細則》,戶籍在清城區內的適齡兒童(少年)不需要“積分入學”。若適齡兒童(少年)為清城區戶籍,但合法房產不屬于本人或其法定監護人的,則不符合本學區的報名條件,應該選擇回戶籍所在學區的學校進行報讀。
6.戶籍在清城區內,戶主是親戚,可以在清城區就讀嗎?
答:若小孩戶口在清城區的某一學校學區內,戶主為小孩的親戚,屬于掛戶(即清城區戶籍適齡兒童的第四類),可以選擇戶籍所在學區學校進行報讀。
7.清城區內戶籍,住戶不一致的可以選擇想就讀的學校嗎,比如田家炳實驗學校(含小學部、初中部)?
答:根據《2025年秋季清城區部分公辦中小學校學位情況預報》,部分學校學位供給緊張。如清遠市田家炳實驗學校(含小學部、初中部)屬于一級學位供給緊張的學校,只能滿足清城區戶籍的第一類適齡兒童(少年) 。具體招生派位情況,教育部門將視符合報名條件的實際人數情況而定。
8.一年級、七年級新生幾時開始招生?
答:今年清城區公、民辦中小學招生報名時間預計為五月份,具體的報名時間請以我區2025年的招生公告為準,詳情請關注“清城發布”官方微信公眾號。
若您對入學的相關事宜存在疑問
可在工作日
8:30-12:00
14:30-17:30
致電清城區教育局
招生辦公室進行咨詢
聯系電話
0763-3339007
點擊[鏈接]
了解學位預報、學位申請等相關政策信息
清遠發布編輯部
來源:清城發布
編輯:張潔雯
校對:何建鵬??
二審:劉厚斌??
三審:鐘志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