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品詩,看電影
悟人生
我是威評書影史
01
《美人對月》
明 · 唐寅
斜髻嬌娥夜臥遲,梨花風靜鳥棲枝。
難將心事和人說,說與青天明月知。
從古至今,人們都喜歡把月亮當作是一個可以傾訴內心的對象。
每當夜幕降臨,銀盤般的月亮悄然升起,灑下清冷而溫柔的光輝,仿佛一位沉默的知己,靜靜聆聽著人間的喜怒哀樂。
詩人李白曾舉杯邀月,蘇軾把酒問青天,而在現代,也依舊有很多平凡的人們,總愛在月光下卸下白天的疲憊,將心事輕輕訴說。有首歌不是唱到說:“月亮代表我的心”嗎?
月光也似乎有種神奇的魔力,它能穿透鋼筋水泥的都市叢林,在陽臺上鋪開一片澄澈;也能越過千山萬水,讓相隔兩地的思念在同樣的清輝里相遇。
晚歸的上班族抬頭望月,會想起故鄉的桂花樹;病房里的老人凝視窗欞間的月影,仿佛看見年少時與愛人并肩賞月的夜晚。就連街頭流浪的小貓,也會在月光里停下腳步,仰頭輕嗅這份不期而遇的溫柔。
現代科學早已揭開月球的神秘面紗,但人們依然執著地為月亮編織新的傳說。都市青年說月光里藏著Wi-Fi信號,孩子們相信月海是玉兔搗藥濺出的水花。
這輪亙古不變的明月,像一面最澄凈的鏡子,照見過陶淵明采菊的竹籬,也映照著今日少年手機屏幕的微光。它不言不語,卻讓每個仰望的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故事?;蛟S正是這份永恒的包容,才讓人們世世代代都愿意,把最柔軟的心事托付給月光。
02
明朝詩人唐寅,也就是唐伯虎。他在望月的時候,有感而發,用旁觀者的角度,寫了一個女人望月的思緒。如今讀來,這何嘗不是寫的自己?這更像是唐伯虎本人的內心獨白!
夜深人靜時,她獨倚雕欄,望著天邊那輪孤月,心中萬千思緒卻無人傾訴。月光如水,灑在她如雪的肌膚上,映出一抹淡淡的憂傷。她輕嘆一聲,仿佛要將滿腹心事都傾吐給這無言的夜空。
微風拂過,梨花簌簌飄落,像是一場無聲的雪。她伸手接住一片花瓣,指尖傳來微微的涼意。這花瓣,多像她此刻的心情——美麗卻易逝,芬芳卻無人欣賞。遠處傳來幾聲夜鶯的啼叫,更添幾分寂寥。
她想起白日里那些歡聲笑語,想起姐妹們談論的閨中趣事,可這些熱鬧都與她無關。她的心事,就像這夜里的梨花,只能暗自綻放,暗自凋零?;蛟S,只有天上那輪明月,才能懂得她內心深處的孤獨與渴望。
月光漸漸西斜,她依然佇立原地,任憑夜露打濕了衣襟。這一刻,她與天地融為一體,所有的愁緒都化作了無聲的詩行。她知道,當黎明到來時,她又將戴上那副完美的面具,繼續扮演眾人眼中那個無憂無慮的佳人。
其實,這是一幅畫,他畫了畫,看著畫,于是寫下了這首《美人對月》。
03
唐伯虎,可以說知道這個名字的人很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是什么樣的一個人。
唐伯虎可以說是少年得志,卻在科舉是路上備受打擊!人生路更是坎坷??偨Y起來,他的一生那就是年輕時意氣風發,中年時懷才不遇,晚年時心灰意冷。
然而,正是這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鑄就了唐伯虎獨特的藝術靈魂。當科舉之路斷絕后,他索性放浪形骸,以詩酒書畫為伴。在蘇州桃花塢的草堂里,他將滿腔才情傾注于筆墨之間,那些看似隨性的山水人物,實則暗藏著一個失意文人看透世事的慧眼。
晚年的唐伯虎常在醉后揮毫,筆下的仕女圖總帶著三分寂寥七分灑脫。他給畫中美人題詩道:"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這何嘗不是對自己命運的注解?曾經追捧他的達官顯貴漸漸散去,唯有市井百姓仍會為換得一幅"唐畫"而欣喜。在民間傳說里,他成了點秋香的風流才子;在文人筆記中,他卻是"佯狂避世"的清醒者。
最令人唏噓的是,當這位"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病逝時,竟要靠友人湊錢置辦棺木。但那些流傳后世的《落霞孤鶩圖》《秋風紈扇圖》,卻讓后人永遠記住了這個用筆墨對抗命運的天才。他像自己筆下的枯荷,雖經風霜摧折,卻在宣紙上開出了最倔強的姿態。
這首詩,也實則是他內心的獨白,不能明白表達出來,只能是借“美人”來抒發自己內心的孤獨和惆悵無奈。
04
唐伯虎這首《美人對月》望月詩,道盡幽思,人生獨處不妨和自己內心對話,這樣可以開解和慰藉自己。
獨坐中庭,月色如洗。唐伯虎筆下那"斜髻嬌娥夜臥遲"的美人,不過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他一生放浪形骸,卻在《美人對月》里泄露了天機——原來那嬉笑怒罵的才子,骨子里也是個對影成三人的寂寞客。
今人望月,手機屏幕的冷光早蓋過了桂華流瓦。人們忙著在社交軟件上表演孤獨,卻忘了真正的獨處原是面澄澈的鏡子。李白當年"舉杯邀明月",邀的是另一個自己;蘇軾"把酒問青天",問的何嘗不是心底的困惑?這些靈魂的獨白,在月光下發酵成千古絕唱。
明代文人陳繼儒說:"夜坐宜焚香。"現代人或許更需這份儀式感。當城市霓虹淹沒了星輝,不妨學古人推開半扇軒窗,讓月光漫過手機充電線,漫過未回復的工作郵件,在茶杯里漾起一圈銀波。此刻的沉默不是空虛,而是與自己簽下的密約。
錢鐘書在《圍城》里寫:"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其實逃到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在月光下認領那個被白晝遺忘的自己。
唐伯虎畫美人,畫的是對理想生活的寄寓;看月亮,看的該是生命最本真的倒影。當夜露悄悄爬上青石板,或許能聽見內心最清澈的回響——那是不必說給任何人聽的體己話。
-作者-
威評書影史,自評自說自開懷,更多詩評、書評、影評,給您不一樣的感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