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黃璐 通訊員 蘇昊陳 4月19日晚八點,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將攜手南京民族樂團“金陵十二釵”民樂組合,在深圳音樂廳奏響87版電視劇《紅樓夢》經典歌曲,與深圳聽眾一起重溫這一千古絕唱。
不論是《葬花吟》的凄婉纏綿、《枉凝眉》的宿命喟嘆,還是《秋窗風雨夕》中借肅殺的秋季與凄風苦雨表達心中的無奈孤苦,《紅豆曲》中以紅豆象征相思深情、以青山綠水敘說深切情誼,87版《紅樓夢》中王立平創作的旋律至今仍被奉作經典,與原著的風骨氣質都十分契合。在這場演出中,紅樓夢境的愛恨嗔癡與悲歡離合都將在吳碧霞華麗百變的聲線與南京民族樂團“金陵十二釵”民樂組合的演繹中化作音符,充滿東方神韻和時代記憶的國樂新聲將穿越歷史,在新古典主義的詩性表達中直擊聽者的心靈深處。
作為中西方聲樂融合的開拓者,吳碧霞是中國首位將民族和西洋美聲集于一身并獲得極高國際獎項的歌唱家,有“中西合璧的夜鶯” 的美譽。她身兼數職,既是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又是中國音協理事,曾獲得“全國優秀模范教師”等諸多榮譽,舉辦過百余場獨唱音樂會,在《弄臣》《小二黑結婚》等多部中外歌劇及聲樂協奏曲《蝴蝶雙飛》《格里埃爾聲樂協奏曲》等作品中都有精彩演繹,過硬的音樂實力和婉轉而富有層次感的歌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受觀眾喜愛。
吳碧霞曾表示,“紅樓夢”是她深埋在心中的一顆音樂種子,對于《紅樓夢》這本著作的第一印象便是來自其中的音樂。后來到了大學,“有了機會親自唱給王立平老師聽,獲得了演唱《紅樓夢》的機會。剛開始是一段、兩段,到后來把整場音樂會交給我,覺得特別榮幸。”于她而言,每一次唱紅樓夢都是一次特別的、新鮮的體驗——不同的人物和他們不同的內心世界、不同的場景呈現出來不同的故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音樂語匯,“這就是它的絕妙之處、難以超越的地方”。對創作者王立平先生,她更是心存敬仰,她認為這些音樂“堪稱當代中國文人藝術歌曲的典范之作,承襲了中國古代文人雅士的音樂風骨和審美追求,又與當代乃至西方創作技法有機結合,高度體現了‘中西合璧’的創作境界”。隨著演出場次的增加,吳碧霞對于“紅樓夢”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她還整理了一份“講義”,在平時的教學或講演音樂會中,以生動的語言為學生或觀眾分析每首作品的精妙之處和演出特點,以及如何欣賞,讓大家都能在聆聽音樂的時候能有更多的收獲和感悟。
此次與之合作帶來演奏的是來自南京民族樂團的“金陵十二釵”民樂組合,由十三位青年演奏家組成,恰好對應紅樓夢中的十二位“佳人”和一位“寶玉”,在樂器配合、音樂形式上都進行了較大的創新,為音樂會的舞臺增添了更多的可看性,也為紅樓夢系列音樂探索了新的室內樂演奏方式,讓紅樓之聲在民族器樂的演繹下更具東方審美與傳統意境。
圖片由深圳音樂廳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