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未來公立醫療屬性定位于基本醫療和公益性,中國醫療行業將迎來巨大變化,而這將是非公醫療的行業機遇。
作者|子葉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正在迎來第二波春天”,4月10日,由西門子醫療主辦的主題為“打造新形勢下的‘競爭力’”非公醫療領袖峰會在上海召開,會上,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表示,隨著未來公立醫療屬性定位于基本醫療和公益性,中國醫療行業將迎來巨大變化,而這將是非公醫療的行業機遇。
中國非公醫療格局正迎巨變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最新發布的《2023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107萬個,比上年增加3.7萬個,其中醫院3.8萬個,比上年增加1379個,醫院中,公立醫院1.2萬個,民營醫院2.7萬個。
雖然數量占比已經遠超公立醫療機構,不過診療服務占比卻并不容樂觀。從診療服務量來看,2023年,公立醫院診療人次35.6億(占醫院總診療人次的83.5%),民營醫院診療人次7.0億(占醫院總診療人次的16.5%)。
“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五項醫療改革制度,包括醫務人員年薪制、醫藥集中采購、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藥反腐、允許外商獨資辦醫院,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下,公立醫療將迎來巨變,非公立醫療的醫療服務能力、技術能力將得以通過改革釋放出來。相信不久的將來,非公立醫療的醫療服務總量將能從百分之十幾提升到30%以上,甚至更高。”郝德明對于非公醫療行業的未來信心十足。
對此,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全球領導委員會成員王皓也認為,未來醫療服務的格局,無論是醫療服務端還是支付方,都會越來越多元化,以讓整個醫療服務更加完善。公立醫療承擔的責任和民營有所不同,在公立保障基本,而高端、自費由民營補充。
隨著中國中產階級對于高品質醫療服務需求的崛起,就醫需求多元化,社會辦醫正逐步進入高質量發展時代,在新形勢下,如何釋放非公醫療競爭力?如何讓非公醫療也能接得住大病、復雜疾病的診療?在西門子醫療非公醫療領袖峰會上,多家品牌醫院的醫院管理者從不同角度給出了打法。
突破之路:專科差異化發展成趨勢!
以腫瘤學科為例,君心腫瘤醫生集團創始人CEO楊軍介紹,腫瘤學科是對醫院管理層最大挑戰的一個專科,“不同于一些單一學科就能把疾病治療好的學科,腫瘤需要綜合學科處理,腫瘤病人需要外科、腫瘤內科、放療和影像、病理等多專科協作,醫院就需要提升管理能力,搭建多個專科整合成腫瘤學科群。”
同樣定位腫瘤學科的美中嘉和集團與高博醫療集團,在專科差異化方面走出了不同的路。
美中嘉和集團副總裁、廣州泰和腫瘤醫院總經理、上海泰和誠腫瘤醫院總經理張澄宇介紹,美中嘉和在專科差異化方面,體現在將腫瘤放療納入到重點發展的學科,定位高端放療。而高博醫療集團CEO鄭曉宇則表示,在腫瘤方面,最近幾年來,新技術、新產品、新研發不斷出現,選擇和產業創新結合最緊密的學科,也是一種創新。
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的腫瘤專科也是醫院重要發展方向,醫院院長劉文勝介紹,醫院開業十年,腫瘤專科僅用了5年,就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民營醫院要利用優勢打造學科平臺,從國際視野來看,腫瘤的發展趨勢和前景很好,生物治療、靶向用藥的臨床使用都在迎來轉變。”
劉文勝介紹,醫院腫瘤專科在差異化發展過程中,得到了西門子醫療的大力支持,“從醫學影像診斷、實驗室診斷,包括介入治療和放射治療,除了提供產品,還提供了更廣的、更寬泛的完整解決方案。”
作為從事20多年醫療管理咨詢工作的老兵,中國信息協會醫療衛生與健康產業分會副會長張琨認為,未來幾年民營醫院管理要面臨重大挑戰。“偉大的醫療機構都是從最困難的過程中走過來的,提升能力、打開認知至關重要,原來我認為西門子醫療是一個設備供應商,如今變成全方位組織方案的提供商和價值創造的伙伴。除了領先的醫療設備與技術,還提供人才經營管理、學科建設全方位的服務。”
相較公立醫療機構,非公醫療機構如何找準定位,打造差異化優勢是發展必解的一道難題。西門子醫療通過聚焦腫瘤、心腦血管、神經退行性疾病,以創新精準的診療技術和以疾病為導向全流程產品解決方案助力非公醫院打造一流學科和專科品牌的差異化優勢。
逐浪非公:品牌建設成為必選項
會上,隨著社會辦醫進入新形勢下高質量發展階段,醫療品牌建設變成一個必選項,成為了醫療機構生存和創新發展核心競爭力之一。那么究竟該如何進行差異化定位來建設非公醫療品牌呢?
不同于一般行業,醫療行業周期長,不可控因素較多,冬雷腦科醫生集團聯合創始人、冬雷腦科醫院首席運營官、冬雷健康總經理董法廷認為,醫療品牌建設首先是要積累,“冬雷腦科成立十年,從醫生集團到醫院,品牌努力的方向就一直沒有改變——技術走在前沿,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服務有溫度,醫療收入規范,按照這4個維度去堅持。”
除卻積累,還要有重點。董法廷介紹,學術品牌是非公醫療機構能夠彎道超車的契機,找到自身的優勢,打造適合自己的模式。“一要做好質量,二要堅守,用熬的心態打造品牌。”
遼寧方大總醫院董事長王平也認為,分析醫院的真正實力,揚長避短,差異化發展有利于醫院品牌的建立。在實際醫院運營中,醫院品牌體現在患者口碑上。王平表示,作為東北區域一家超大規模的非公立醫療機構,讓東北人不出家門,就享受北上廣優質醫療資源與醫療服務,就是醫院定位。
王平表示,要做最好的醫院,除了人才和技術要對標頂級,醫院設備也一定要配備全世界最先進的,目前,方大醫院的手術室,由西門子醫療提供設備與服務,可以說是民營醫療中最先進的。
全景醫學影像聯合創始人、總裁居培明認為,醫療品牌和教育一樣,是一個長期的、漫長的過程,保持住醫療質量和安全發展規范性基礎上,不斷的進一步提高。
優質資源同樣也是品牌價值的體現。西門子醫療所倡導的“價值合作”中,包括圍繞“效率提升、人才培養、患者體驗”三大維度的運營管理指導和相應解決方案,助力非公醫院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平的同時,為當地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
外資辦醫正當時,非公醫療迎來高質量發展
在外資辦醫政策的鼓勵下,國際化醫療也成為非公立醫療高質量發展的突破,西達塞奈國際亞洲區董事總經理孔亞瑋以《西達塞奈醫學中心:醫學創新的國際趨勢與全球視角》為主題,分享了全球頂級醫院,系統化發展模式的經驗。
會上,嘉會醫療管理執行委員會主席項乃強,新風醫療、和睦家醫療首席財務官原太生,天津鵬瑞利醫院院長劉丹,香港希瑪醫療集團執行總裁、聯合創始人李肖婷,美的和祐醫院副院長、和祐腫瘤醫學中心主任、和佑質子重離子中心主任陸嘉德等也就外資醫療機構和國際化醫療服務進行了分享。
“民營醫療的另一個角色是逐浪者,在逐浪過程中,必然會留下高質量的,淘汰低質量,非公醫療床位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強,醫生水平越來越高,提供的設備和技術也更加多樣化。”王皓表示。
在這個基礎上,西門子醫療通過不同層次的產品、不同層次的賦能,讓非公醫療除了服務,還能承擔看大病、看復雜疾病的任務,“只有非公醫療的蓬勃壯大,才會達到最終醫療改革的目的,讓多層次、多方位的支付,和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服務,給全民提供一個完善的醫療保障,這是我們的賦能。”談及中國非公醫療的未來,王皓語氣堅定。
(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