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電動知家”關注,記得加☆“星標”!
電動知家消息,2025年4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針對智能駕駛(智駕)領域的宣傳、功能使用和技術部署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規范性要求。此次會議標志著智能駕駛行業正式進入“強監管”時代,旨在解決行業快速發展中暴露的測試風險、宣傳誤導和功能濫用等問題。
會議強調,汽車生產企業要深刻領會《通知》要求,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官方這份公告發布半小時之前,網上還流傳了一份此次會議的會議紀要,多個獨立信源確認這個會議紀要的真實性。
近年來,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相關事故頻發,引發了社會對智駕安全性的廣泛關注。2025年,多起涉及智能駕駛功能的交通事故引發了輿論熱議,促使工信部緊急出臺監管新規。此前,部分車企在宣傳中夸大智駕功能,誤導消費者,甚至將未完全成熟的測試功能推向市場,導致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放松警惕,引發安全隱患。
工信部明確要求車企在宣傳中不得使用“自動駕駛”“自主駕駛”“智駕”“智能駕駛”“高階智駕”等容易引發誤解的名詞,必須以“智駕等級+輔助駕駛”進行描述,例如“L2級輔助駕駛”。此外,禁止使用“代客泊車”“一鍵召喚”“遠程遙控”等名詞,強調駕駛員必須全程參與控制。
車企需從技術層面禁止駕駛員在使用智駕功能時脫離控制,例如通過人臉識別技術確保駕駛員在環。同時,禁止在智駕功能使用過程中進行座椅調節、平躺等危險行為。對于L2級輔助駕駛功能,不得使用“接管”“脫手”“脫眼”等描述,強調駕駛員的全程監控責任。
工信部要求車企降低OTA升級的頻次,確保每次升級都經過充分驗證。緊急OTA升級需走召回和停產流程,由市場監管總局審批通過后方可實施。此外,禁止以“公測”名義向用戶推送未經過充分驗證的功能。
工信部的監管新規對車企產生了重大影響。許多車企在2025年上海車展前夕緊急調整宣傳策略,連夜修改宣傳物料,以符合新的監管要求。一些原本計劃在車展上展示的智駕功能和宣傳文案不得不進行調整,甚至部分功能被暫時擱置。從市場反應來看,部分消費者對新規表示支持,認為這是對生命安全的敬畏和對技術發展的理性引導。然而,也有觀點認為,嚴格的監管可能會延緩智駕技術的迭代速度,影響行業創新。
工信部此次對智能駕駛行業的整治,不僅是對近期安全事故的回應,更是對行業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通過規范宣傳和技術應用,工信部希望在保障消費者安全的同時,推動智駕技術的健康發展。未來,車企需要在技術創新與安全責任之間找到平衡,確保智能駕駛技術既能滿足市場需求,又能保障用戶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