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技能為人生“充能”
河南日報記者 王向前 文/圖
在恒溫恒濕紡織公司前紡車間,要小夢不疾不徐地“照看”3臺粗紗機運轉,粗紗斷頭了,用最快的速度接上;在工業機器人智能化生產車間,劉召亮動作嫻熟地操作一臺組裝完成的焊接機器人,焊接處濺出耀眼焊花;在耐火材料技能專業課堂上,馮文豪坐在第一排專心聽講,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專業技能術語……
近年來,我省緊密對接“7+28+N”產業鏈群,精準培育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先進裝備、新材料、現代醫藥、現代食品、現代輕紡7個萬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所需技能人才,持續推動全省技能人才結構優化、質量提升。
這個春天,記者深入生產一線,采訪了這些產業鏈上的年輕人。他們特征鮮明:“90后”,掌握一技之長。和他們面對面,記者有了更深刻感悟——如果說志向決定了一個人翱翔的天空有多廣闊,那么技能就支撐了一個人的夢想能走多遠。
工業機器人機械工程師劉召亮,在工業機器人組裝車間操作設備。
成長中保持清醒
學技能守護個人夢想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技能的力量無處不在,它如同黎明的曙光,照亮前行的道路。掌握一門技術,未來就多了一種可能。
26歲的李偉帥,是河南張仲景大藥房在濮陽市3個縣城片區的區域經理。初中畢業后,他在家人的建議下到河南醫藥健康技師學院學習中藥調劑技能。
“職場猶如海洋,技能就是遠航的船槳。”在學校和企業聯合培養下,他取得中藥調劑員高級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并獲得聯合培養企業的認可。他說,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技能、積極實踐、提升綜合素質,是每一個職場人開拓發展空間的關鍵。
技能為青年人插上了飛向夢想的翅膀,也幫助他們在職業中創造價值、收獲榮譽。
粗紗工序是紡紗生產前紡工序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生產過程中,運轉中的棉條粗紗容易突然斷開,如何最快最好地把它規范接起來非常關鍵。35歲的要小夢,正是這門技能的行家里手。“生產標準要求在120秒內接5個斷頭,我早就實現了在60秒內接5個斷頭,節約一半時間。”要小夢告訴記者。
2008年,高中畢業的她來到河南省鑫晟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一名粗紗工序擋車工。她刻苦鉆研專業理論知識,虛心請教老師傅,操作水平得到快速提升。2019年,在河南省粗紗操作技能大比武中,她憑借過硬技術和穩定發揮,以優異成績一舉奪冠。
2022年,“要小夢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公司成立。2024年,她獲得技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收入也增加了,每個月能多領幾百元的職業技能等級補貼。她還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當選為河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是技能改變了我的生活,帶給我諸多榮譽。”不久前,要小夢的名字還進入了公示的全國勞動模范擬表彰對象名單中。
粗紗工序擋車工要小夢,在紡紗生產前紡車間忙碌。
需求中尋找定位
跟著時代勇攀產業高峰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數字技術領域已成為國家戰略發展重點。帆一尚行(鄭州)科技有限公司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張志路,是我省數字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的受益者。
“我從小就對計算機感興趣,高考填報志愿選擇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實習期間我苦練技能,成為該批實習生中唯一在要求期限內通過架構師助理認證的實習生。”張志路說,2022年6月,河南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舉辦,他摘取云計算賽項金牌。
2023年,他榮獲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有句話叫越努力,越幸運。”張志路說,自己遇上了好機會,回到河南不久就能參加高規格的技能大賽,并通過大賽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到2025年,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人才需求總量為120萬人,人才缺口預計上百萬人。積極向時代需求的技能靠攏,瞄準“高精尖”行業錘煉技能,技能成才的道路會愈加寬廣。
2021年,江海龍進入鄭州商業技師學院學習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應用。“學習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技能不輕松,電子電路、編程等技術都要懂,動力系統遇到故障更要會修理。”他覺得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趨勢,將有更多新能源汽車走進千家萬戶,學好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能不愁找工作。
一心學技能的江海龍入選學校宇通定制班,成為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育對象,并在第二屆河南省綠色制造應用技術職業技能大賽新能源汽車裝調工賽項中獲獎,企業認可他的技能水平,歡迎他到宇通工作。
機械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馮文豪,在鄭州城市職業學院耐火材料實訓室訓練技能。
變動中保持定力
錘煉技藝實現技能成才
技能是立身之本、立業之基,是勞動者的“吃飯家伙”。接受記者采訪的技能人才以親身經歷證明,學習技能可以增強就業底氣,掌握技能可以優化職業軌跡,提升技能可以改變人生命運。
工業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鄭州越達科技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線上,28歲的劉召亮已工作了近7年。
“工業機器人的形態千差萬別,有的是機械手、機械臂,有的則是一整套自動化設備,都離不開懂設計會操作的工作人員。”他說,研判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后,他系統學習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運維員等所需技能,并拿到了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技能證書。
有職業技能在手,劉召亮順利入職鄭州越達科技裝備有限公司,打開就業新天地,至今沒有換過工作。
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既要完善職業技能培育通道,也要使技能人才學以致用、用有所成,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創業。
去年6月,從一所本科院校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的馮文豪,現于鄭州城市職業學院進修耐火材料專業。“學歷不等于能力,文憑不等于技能。我的就業單位是一家新型耐火材料企業,來到了開設有耐火材料專業的學校學習專業技能,有利于我今后的發展。”
他的公司負責人認為他工作踏實肯吃苦,特意派他到學校學習一年專業技能。短短幾個月學習,已經讓他受益匪淺。寒假返崗時,他已能聽懂師傅傳授的實踐經驗,掌握多種設備的工作原理,還能上手操作了。“回到企業后,要把學到的新技能應用到生產中,發揮工匠精神,立志技能報國。”馮文豪說。
“技能河南”建設,正在助力一個個青年人實現技能成才的夢想。
來源:河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