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法新社近日報道,北約秘書長呂特在波蘭首都華沙警告稱,若俄羅斯對波蘭或其他盟國發動任何攻擊,北約將作出“毀滅性”回應。報道援引呂特的話稱,“如果有人誤判,認為他們可以攻擊波蘭或其他盟國而不受懲罰,他們將面臨這個強大聯盟的全力反擊。我們的回應將是毀滅性的。”他接著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其他任何意圖這么做的人都必須對此非常清楚。
就在呂特發話的第二天,英法兩國主導的烏克蘭“和平與安全峰會”已經在巴黎召開,這場峰會一個重點討論話題就是組建“志愿者聯盟”一事,加入該聯盟的國家,在俄烏停火后將會派兵進入烏克蘭,以確保俄烏不會再次爆發沖突。而對歐洲想要對烏克蘭派兵一事,俄方已經明確表示過,會將任何進入烏克蘭的歐洲軍隊視為北約參戰,并做出反應。從地緣和戰略角度來看,這支“志愿者聯盟”一旦開始集結兵力,集結地和大后方,很可能就是波蘭,所以呂特要做出這一表態,約束俄羅斯的行動。
北約軍隊(資料圖)
不過這番色厲內荏的警告,徹底暴露了北約失去美國這個“老大哥”之后的孱弱。北約雖然成員高達31國,但真正具備強勢軍事力量的只有美國、英國和法國,然而歐洲防務在數十年就被美國不斷滲透,法國總統、德國前總理都曾呼吁歐洲要打造一支獨立于美軍之外的聯合部隊,目的就是為了美軍撤軍之后,他們無法應對俄羅斯這個軍事強國。拿歐洲來說,倘若俄烏實現停火,整個歐洲就可能直接暴露在俄羅斯威懾的射程之內,尤其是臨近烏克蘭的波蘭更是感到危在旦夕。
烏克蘭國家緊急情況局在社交媒體上稱,截至當晚21時,俄軍對烏克蘭蘇梅州首府蘇梅市的導彈襲擊已造成34人死亡,另有117人受傷。當天早些時候,蘇梅州軍事管理局在社交媒體上稱,俄軍向蘇梅市中心發射了兩枚彈道導彈,造成多人傷亡。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這是今年以來烏境內遭受的“最致命的”襲擊,也是自2023年庫皮揚斯克遭襲造成51人死亡以來,烏平民遭受的“最嚴重的單次襲擊”。
俄烏沖突(資料圖)
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視頻講話,強烈譴責此次襲擊,并呼吁國際社會關注烏克蘭的安全局勢。他特別提到希望特朗普能夠訪問烏克蘭,這一舉動引發了廣泛關注。從政治角度來看,澤連斯基的這一喊話有其復雜的考量。澤連斯基此番喊話,目的或許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試圖借助特朗普的影響力,加大對俄羅斯的輿論壓力和外交施壓。另一方面,澤連斯基也可能想通過此舉,向國內民眾展示其積極爭取外部支持、為烏克蘭尋求正義的形象。
本月初,俄羅斯也對烏克蘭的首都基輔發動了數周以來最為猛烈的一次導彈襲擊,那次襲擊也是美國開始促成俄烏停火以來,烏克蘭所遭遇的最大規模的導彈和無人機攻勢。烏克蘭空軍當天表示,防空部隊在夜間擊落了23枚導彈中的13枚。這意味著仍然有大量的導彈和無人機攻擊了自己的預定目標,俄羅斯國防部則聲稱,當天他們攻擊了烏克蘭境內的147個目標。在蘇梅遭遇襲擊前后,俄羅斯也連續13次打擊烏克蘭首都基輔,目前俄烏沖突的烈度,實際上是升級的。
致力于“結束沖突”的特朗普得知蘇梅遇襲后表示,這太糟糕了,有人告訴我俄羅斯“犯了一個錯誤”,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然而令人感到震驚的是,特朗普靈機一動,指責澤連斯基“不該對一個比你強大20倍的國家發動戰爭,然后指望別人給你導彈”。與美國不同的是,歐盟的反應非常強烈,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強制停火”,不難判斷,法國可能會以此為借口推動“自愿聯盟”出兵烏克蘭維和。總之,蘇梅遇襲事件再次為俄烏“和平計劃”蒙上了一層陰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