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光明日報》刊發《“黔貨出海”,提速!——貴州開通到北部灣“圖定班列”側記》,聚焦貴州開通到北部灣的“圖定班列”。具體報道如下:
“再仔細檢查一下車鉤、風管連接狀態。”4月15日上午10時,在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貴陽機務段整備場內,列車司機宋文軍手指在操縱臺上跳躍,進行著發車前的最后準備。
“列車制動機試驗正常,司機室操縱臺各儀表顯示正確。”搭檔黃萬科默契地豎起大拇指。10時30分,隨著一聲汽笛劃破寧靜,機車準時出庫,駛往貴陽南站編組場進行連掛作業。
“哐當——”滿載2688噸化肥的“鋼鐵長龍”在陽光中舒展筋骨,貴州地區首次按集裝箱整列班列組織開行至廣西北部灣港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即將啟程。
“我在這條鐵路上‘摸爬滾打’了26年,眼瞧著黔桂線成了貨運‘大走廊’。”在列車啟動的轟鳴聲中,宋文軍扯著嗓子嘮起了家常,“這幾年,坐著火車出海的黔貨越來越多,白酒、茶葉、輪胎,樣樣都是搶手貨。”
“原來經常是貨等車,碰上編組站‘塞車’,得再耗上幾天幾夜。”列車操縱臺抽屜里,整齊碼放著20多本筆記本,記滿了這位老司機多年來的工作心得。老宋自豪地說:“現在有了‘圖定班列’,站到站之間,就跟客運班列一樣準時準點。”
“‘圖定班列’是啥意思?”面對記者的疑問,中國鐵路成都局貴陽鐵路物流中心營銷部副主任龍翔打開列車運行圖解釋:“我們采用固定時間、固定路線、固定車次,讓從貴州到廣西北部灣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營更加精細、高效。”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東南亞市場對中國化肥等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過去零散貨物得像‘拼積木’一樣進行多次編掛,時效和成本難以控制。”站臺上,貴州磷化集團甕福化工公司副總經理羅貴川說,“有了‘圖定班列’,我們就能提前鎖定艙位和運價。從貴陽到越南,全程2500公里,貨物5天左右就能抵達,省時更省心。”
“貴州正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連接點。”指著車站辦公室里的世界地圖,龍翔信心十足地說。未來,鐵路部門將通過常態化組織運營,加快打造向西開行連接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成員國和東盟的中老班列、向北開行連接歐亞大陸的中歐班列、向東開行的黔粵班列、向南開行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的“四向”國際物流運輸體系,為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支撐。
鐵軌震顫,列車穿過群山,一路向南。“化肥怕潮,不能受損,必須平穩正點。”駕駛室內,合上筆記本,宋文軍目光直視前方笑著說,“說不定哪天,咱們貴州司機也能開著火車載滿黔貨,直達東南亞嘞!”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祝冉 責編/劉婭 審核/虎俞均 終審/謝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