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家家戶戶都忙著挑選春聯,這已經成了過年的標配儀式。那些出自書法大家手筆的春聯尤其受歡迎,它們不僅是裝飾品,更是帶著溫度的藝術品——既有視覺美感,又承載著對新年的美好期許。現在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開始欣賞書法藝術,這種傳統文化形式正悄悄走進日常生活。
今年特別有意思的是,91歲高齡的沈鵬先生為虎年創作了一幅超長春聯,直接刷新了大家對春聯的認知。這幅5米長的巨作寫的是:"朝宗納吉 古邑匯祥云萬家燈火,天地迎春 江城融瑞氣曠世煙霞"。乍一看內容就讓人眼前一亮,既有古典韻味又充滿現代意境,完全顛覆了傳統春聯的刻板印象。
熟悉沈鵬先生的人都知道,他以前的狂草作品總是充滿激情和張力,但這次卻出人意料地沉穩內斂。每一筆都像在跟時間對話,穩重中透著從容,仿佛把九十年的人生閱歷都融進了墨里。有網友感嘆:"人老書亦老",這句話特別貼切——既是在說先生的年齡,也是在夸他的書法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更讓我佩服的是,這幅作品在形式上也玩出了新花樣。沈鵬先生把狂草的筆法轉化成了更穩重的行草表達,線條依然流暢有力,但整體結構多了幾分靈動。最妙的是,雖然風格有了大轉變,但狂草那種奔放的精神氣兒還在,這種傳承與突破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處。
近距離看這幅長聯,能發現先生的筆觸特別精準。別看他年紀大了,下筆卻一點不含糊,線條穩得像年輕人的手。這種對筆法的絕對掌控力,真是讓人嘆服。先生說這幅作品既是為新年添彩,也是在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藝術創作永遠沒有退休年齡,敢于嘗試才是保持活力的秘訣。
站在這幅長聯前,我總忍不住多看幾眼。那些工整的字跡里,既有對傳統文化的深情致敬,又有大膽創新的影子。沈鵬先生用這幅作品告訴我們,真正的傳承不是守著老規矩不動,而是像他這樣——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地走出自己的路。
這個春節,當我再看到別人家貼的春聯時,總會想起沈鵬先生這幅特別的作品。它讓我明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的秘訣,就是在守住根本的同時,永遠保持探索的勇氣。這種精神,或許才是我們最該從老藝術家身上學到的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