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出現鄰里矛盾、地界林界、贍養等糾紛。近年來,甘泉縣下寺灣鎮以“綜治中心+調解聯盟”為紐帶,加快聚資源、聚功能、聚服務、聚人心,著力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以“四步診療”法,為基層治理精準號脈,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新體系。先后獲得省級旅游特色名鎮、產業強鎮、信訪“四無”鄉鎮、市級鄉村振興先進集體等榮譽。
常態“坐診”暢渠道,受理分流一站式
“前段時間,狗把人咬了的事情,咱們經過幾次協商,都沒有達成一致,今天我有時間再把你們兩個約來,把這事情解決了。”走進下寺灣鎮閆家溝村的綜治調解室,調解員白利兵正在調解一起因狗咬傷村民引起的糾紛。經過村綜治調解室多次協商調解,最終雙方成功化解矛盾。
“經過調解員給我們調解,這件事最終和解了,我覺得村上這個調解室很好,大家有什么矛盾,及時就在這里化解了,我們村上現在相處得很和諧。”當事人王某說。
(閆家溝村村委會為村民調解糾紛)
為進一步規范和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實現矛盾糾紛溯源治理,建強基層治理根基,下寺灣鎮將鎮村兩級綜治中心與便民服務有機融合,將矛盾糾紛受理與民生訴求一體推進,實現“一套人馬,一站式服務”,鎮綜治中心每天安排一名科級領導和干部坐班,村綜治中心由值班人員坐班,大力推行“一個站點接待,多個窗口對接”的“一站式”坐診接待受理模式。
截至目前,受理矛盾糾紛和訴求251條(調解到位237條)。民生事項“一地辦”,開設由鎮綜治中心牽頭,涵蓋融救助、社會保障、旅游服務、鄉村振興為一體的便民服務窗口,提供低保低收入、特困供養、養老保險、老齡補貼、殘疾人(精神病人)兩項補助、合療等業務辦理,讓群眾業務辦理集約化、便捷化、高效化,實現“走進一扇門、辦結所有事”。
該鎮接待人員嚴格按照綜治中心運行工作流程,為群眾提供點單、派單服務,依托“樊九平式”調解聯盟下寺灣分盟18名調解員,為群眾提供婚戀家庭糾紛、鄰里糾紛、房屋宅基地糾紛、合同糾紛等矛盾糾紛調解,針對群眾急難問題,群眾可選擇自己信任的調解員,進行“點單式”調解,值班人員及時受理派單,明確辦結程序,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得實惠,化解矛盾糾紛63件。
網格“巡診”零距離,敲門入戶全覆蓋
為從源頭上預防風險隱患的發生,發揮網格員前沿“觸角”作用,把“心”貼近群眾,下寺灣鎮先后建立各村組(社區)網格87個,依托網格基層治理模式,推動矛盾隱患預防化解。
下寺灣鎮閆家溝村調解員白利兵說:“我們村上的糾紛事情也不多,但只要有,我們都能隨時過去給調解,調解不了的,我們就層層上報,想盡辦法給村民解決。我會更好地干好這份工作,讓我們村鄰里關系更加和諧。”
不僅如此,該鎮建立“支部+網格”“線上+線下”的排查體系,網格員走家串戶,到田間地頭、園區小區等,依托“平安E通”App,及時摸排上傳網格內的突發事件、各類矛盾糾紛、安全隱患等社會不穩定因素,對一般問題及時化解處置,復雜問題向鎮、村報告,實現信息共享。至今共排查網絡事件156條,已處置143條。
網格員在日常工作中自覺把群眾利益作為切身利益,把群眾訴求作為第一信號,充分利用網格員“身處網格一線、貼近網格群眾”的工作優勢,立足于群眾需求,幫群眾辦事、替群眾跑腿、為群眾解憂,共辦理養老保險認證、隱患排查、救濟救助等民生實事64條。并針對網格內群眾關心的問題、家庭的糾葛等在入戶走訪時宣傳黨的政策、公序良俗、普法等,提升群眾對政策法規的了解程度,增強群眾的法治觀念,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
聯動“會診”把脈向,合力破解疑難癥
下寺灣鎮構建黨委領導、綜治協調、司法保障、站所聯動、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大調解”工作格局。
聚焦重點強調度,該鎮針對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六大征遷任務、旅游發展等復雜經濟發展形勢,定期召開分析研判會,對在重大項目、拆遷安置、旅游建設中,暴露出的突出矛盾糾紛和容易引發群體性信訪事件的特殊實情,成立重大項目協調領導小組,對可能出現的信訪矛盾就地發現、就地研判、就地處理,著重源頭治理,對難以就地解決的,由協調領導小組,制定針對性措施,形成“一案一策一專班一抓到底”的模式,累計處理重大項目建設矛盾糾紛23件,旅游發展占地征遷矛盾糾紛8件。
在此基礎上,圍繞堵點解疑難,堅持聯席會議研判化解矛盾機制,該鎮針對疑難矛盾、信訪積案等,協調司法所、派出所、法庭、鄉賢能人等參與,運用法治化思維,面對面溝通,聯動分析化解,實現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有機融合,確保大事不出鎮。
全面“復診”防反彈,閉環管理求實效
下寺灣鎮健全機制促長效,為有效防止已化解的矛盾糾紛復發反彈升級,全面回訪問效,做到“案結事了人和”。按照“事心雙解”的工作目標和“誰調處、誰負責、誰回訪”的工作要求,堅持“一事一回訪,一案一評析”。
跟蹤回訪不缺位,通過上門走訪、電話回訪的形式開展“五問”,問協議履行、問滿意程度、問思想動態、問家庭收入、問困難需求,聽取當事人對處理結果的意見和想法。
“幫助我們解決完糾紛之后還會給我們打電話回訪,詢問我們的想法,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服務真是太貼心了。”下寺灣鎮張家溝村村民張豪說。
(派出所民警回訪已調解矛盾的當事人)
回訪不僅讓當事人感受到貼心的服務,還防止已經調處的矛盾糾紛出現反彈、轉化激化、演變升級。
把好“病因”對癥下藥,黨群一心共促和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是檢驗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標尺。下寺灣鎮將繼續堅持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積極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路徑,充分激活基層社會治理效能,力爭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切實為全鎮群眾構建穩定有序的社會環境,努力打造平安、和諧、幸福下寺灣。( 記者 范曉霞 )
(來源:中國網)
監制|劉亮
審核|張生燕
責編|白騰 劉強
編 輯|崔春娥 高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