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17日電(記者 任思雨)參天大樹始于種子的破土,每一個孩童的夢想都值得珍視,每一段成長道路都應有星光護航。
2024年11月起,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攜手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新聞網,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組織開展“數愛無疆”數字公益故事征集展播活動,最終遴選出50個具有代表性的數字公益故事。其中,《大山里的星空音樂會》《大山里的音樂課堂》《點亮希望之光:“@芽”計劃與兒童的數字交響曲》入選。
為鄉村兒童架設藝術云梯,為未成年人織起安全守護網……它們的地點不同,但出發點都相同——以愛為名,助力更多未成年人夢想成真,為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播撒藝術種子:美育激發成長潛能
“小小的我,是微亮的螢火,化作一個又一個的夢……”
2024年9月,一場特別的音樂會在“千年銀都”云南魯甸上演,多位音樂人、高校大學生攜手魯甸縣第二小學兒童,在“大山里的星空音樂會”共同唱響希望的旋律。
“大山里的星空音樂會”以保利工藝旗下中國珠寶公益校園音樂季為基礎,活動通過線上海選與線下選拔的形式,吸引了全國1000多所高校的1800余名學生踴躍報名參賽,為偏遠山區兒童搭建音樂啟蒙平臺,活動全網曝光量累計超過5000萬。
星映山川,樂傳千里。大山里,孩子們天籟的歌聲在星空音樂會久久回蕩;直播間內,百萬觀眾通過屏幕共同收獲滿滿感動。
乘著歌聲的翅膀,來自知名高校的大學生志愿者還走進魯甸梭山鎮中心小學和卯家灣小學,開展“追光計劃”開展公益音樂支教活動,圍繞音樂、數學、英語等科目帶來創意課堂,將藝術美育的種子播撒在云南魯甸大山深處。
音樂豐盈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也為他們打開了認識世界的新窗口。“大山里的星空音樂會”用音樂點亮兒童夢想,也成為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
呵護夢想生根:科技助推教育公平
美育啟蒙,不僅要在孩子們的心中播撒種子,也要讓夢想落地生根。
多年前,受地理位置與經濟發展水平制約,貴州鄉村學校教學資源匱乏,音樂教育嚴重缺失。貴州省為愛黔行公益服務中心發起 “大山里的音樂課堂”項目,為中西部偏遠鄉村兒童搭建一座通往音樂世界的橋梁。
用音樂陪伴鄉村兒童快樂成長,項目通過為偏遠鄉村小學捐建音樂教室,開展鄉村音樂老師培訓、資助校園社團活動和音樂展演、孵化名師工作室等活動推動縣域鄉村音樂建設,為孩子們提供系統、專業的音樂學習機會。
多年耕耘下,“大山里的音樂課堂”項目成效顯著。目前,已在貴州、湖南、四川、云南、陜西等地捐贈420多間音樂教室,聯合藝人、網絡達人、樂團與網絡平臺助力公益傳播,線上線下累計傳播量近35億。
美育無形,卻能真切觸動心靈。原本簡陋的教室,如今已轉變為充滿藝術氛圍的音樂課堂,而參與項目的兒童,在音樂的熏陶下變得自信開朗,在個人成長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未來,項目將加強與當地教育部門及學校的合作,持續為山區兒童的成長發展注入活力。
守護成長之路:系統構筑保護屏障
從藝術啟蒙到資源傳遞,公益助力孩子們的夢想生根發芽,但在數字時代,他們的成長同樣面臨挑戰。
2024年,“@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公益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芽”計劃)啟動。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廣泛動員家庭、學校、社會組織等力量,開展了宣傳教育、論壇活動、提升素養、公益資助、國際交流等豐富的公益項目。
“芽”,意為需要呵護的未成年人。在陜西省漢中市佛坪縣佛坪中學,“@芽”計劃展開以“鄉村助夢籃球公益”“AI照亮兒童未來”為主題的系列公益活動,為鄉村學校兒童提供體育教育幫助。
在新疆溫宿縣博孜墩柯爾克孜民族鄉小學,“@芽”計劃捐贈平板電腦、人工智能教育套件等數字設備硬件和軟件,為青少年提供優質數字教育資源。
在廣州市天河區南國學校和泰安小學,“@芽”計劃捐贈了千冊《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提示手冊》和精品網絡課程,為孩子們的成長之路筑起堅固的安全屏障。
建操場打造活力校園、捐設備提升兒童信息素養,授知識守護數字時代幼苗……“@芽”計劃致力于將互聯網公益項目做深做細,讓更多未成年人從中受益。
當希望的火把點燃,光芒將持續照亮未來的道路。這些公益項目用實際行動托舉兒童的夢想,讓每一個孩子在愛與溫暖中燦爛生長。(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