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薛立元 / 大慶市第六十九中學
活動目標
讓學生探索眼病模型的制作和使用,并嘗試進行護眼產品的創(chuàng)意設計、制作,普及更多用眼知識,降低眼部疾病的發(fā)病率,引導學生關注眼部健康,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創(chuàng)新意識、團隊合作意識、健康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活動對象
6年級學生自愿參加,7年級學生全員參加。
活動組織
成立科技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校長作為活動總指揮,強化活動的重要性,副校長負責活動過程協(xié)調,物理教師在涉及跨學科物理知識時參與指導,學校政教處與家委會配合。
研究理論和學習方法
透鏡成像原理、視光原理;文獻法、調查法、實驗探究法、行動研究法。
活動時間
2023年9月1日—11月30日,共計5課時,每課時40分鐘。2課時為生物課學習,屬于學科日常教學,1課時展示課,1課時實驗課,1課時科技實踐活動總結展示,科技實踐活動共計3課時,不超過生物學學期總課時的10%。
活動內容
本活動以中國科協(xié)青少年科技中心組識編寫的《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指南——愛護我們的眼睛》,以及人教版初中《生物學7年級下》為依托,以生物課上學習的眼球結構和視覺的形成過程,近視的成因和預防,近視、遠視的矯正作為開展實踐活動的理論基礎,將生物學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與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結合開展。
主要內容包括:探索眼睛的本領;通過調查了解不同人群的視力情況;制作眼病模型,繪制創(chuàng)意宣傳畫,并進行展示、交流;實地調研、宣講、研發(fā)護眼產品;整理活動成果,撰寫實踐報告,交流分享,推廣應用?;顒恿鞒倘鐖D1所示。
圖1 活動流程圖
活動準備階段
學生分組
根據(jù)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個人意愿,在班級內成立3~5人活動小組,全校共成立260個活動小組,由組長負責組織制訂計劃、安排分工。
教師準備
指導教師參加“愛護我們的眼睛”科技實踐活動培訓,加強學科教師對眼部疾病的了解和認識,確?;顒娱_展得更具科學性;準備探究實踐活動所需的實驗室器材、設備等;設計科學、完善、多元的量化考核表,促進實踐活動扎實有效開展。學校與當?shù)刂劭茖<衣?lián)系,為學生調查訪談搭建平臺,并對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培訓和安全教育,同時注重家校結合,做好動員。
活動實施階段
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指導教師利用班會課開展活動宣傳和動員工作,讓學生了解活動目的和意義,學生在活動中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活動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如何解決等。
生物課堂學習
生物教師通過2節(jié)生物課,帶領學生學習眼球結構和視覺形成過程,近視成因及預防。
“愛眼護眼始于心,科學用眼踐于行”探究實踐活動
各班以小組為單位,分頭開展探究實踐活動。由組長帶領組員確定小組活動任務,明確組員分工,全組一起制訂活動方案,在教師的指導下修改、完善方案。
制作模型
2023年國慶假期間,在“世界愛眼日”(10月12日)到來前,學生小組利用橡皮泥、超輕黏土、泡沫板等材料,結合數(shù)學知識制作眼球模型;有的小組還制作了眼部疾病模型,通過模型模擬眼部疾病狀態(tài)下的視覺情況。同時,教師要求學生利用網(wǎng)絡搜集了解不同眼部疾病對生活、升學、就業(yè),以及工作的影響,并用拍照、日志等方式記錄活動過程。
眼球模型
繪制創(chuàng)意宣傳畫
學生小組繪制創(chuàng)意宣傳畫,科普宣傳愛眼、護眼知識。讓能寫擅畫、有藝術特長的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特長,將所學生物學科知識應用于實踐;利用學校電子屏對繪畫作品進行展示,宣傳科學用眼、愛眼護眼的重要性。
分享交流
無論是模型還是創(chuàng)意宣傳畫,經(jīng)評選后,在班級內用1節(jié)課的時間,讓各小組派1~2名代表用3~5分鐘進行交流展示,加深學生對護眼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同時讓學生收獲成就感。
問卷調查
選擇“中小學生常見眼部疾病”“近視對我們的影響”“調查控制近視發(fā)展的方法”“怎樣保護視力”“警惕護眼誤區(qū)”等任務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制訂調查計劃、完成調查問卷設計,教師對問卷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進行把關。教師協(xié)助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以便獲得全校學生視力情況、用眼衛(wèi)生等相關數(shù)據(jù)。對問卷調查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結論,幫助學生確定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期間,教師進行適當指導。
走訪調查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走訪眼科專家,通過訪談獲得權威知識,基于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學生從睡眠、飲食、戶外活動、讀寫習慣等方面,總結出科學合理的護眼方案,提交給指導教師。
實驗室探究
近視的眼睛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要戴眼鏡?學生小組走進實驗室,通過實驗認識2種類型近視的原理,理解晶狀體的調節(jié)作用,通過模擬實驗進一步理解視覺形成的過程,以及近視和遠視的矯正方法,走出對戴眼鏡的認識誤區(qū)。
宣傳護眼知識
開展“保護眼部健康人人有責”的倡議和行動,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鼓勵學生走進社區(qū)、幼兒園、養(yǎng)老院等公共場所宣傳護眼知識,擴大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的影響力。通過新媒體平臺等途徑分享護眼知識,讓更多人認識到眼部健康的重要性,自覺糾正不良用眼習慣和行為。
推廣應用優(yōu)秀成果
學生利用眼病模型體會白內障和飛蚊癥患者的痛苦,提醒親友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呵護眼睛健康從關愛身邊長輩做起。白內障在老年人群體中發(fā)病率很高,制作白內障病眼模型的小組走進社區(qū)養(yǎng)老院,進行科普宣講,培養(yǎng)老年人的眼睛健康意識。
白內障視覺模擬
飛蚊癥視覺模擬
護眼產品設計制作
鼓勵學生進行護眼產品的創(chuàng)新性設計制作,開發(fā)研制護眼產品,學生設計的基于超聲波傳感器的視力保護器、中藥眼罩等護眼產品使用效果良好。
中草藥蒸汽眼罩
準備材料中草藥(薄荷、枸杞、茉莉花等)、研缽、研磨杵、普通眼罩、蒸汽眼罩、濾袋、棉柔巾、剪刀、針線、直尺等。
視疲勞情況評估查找視疲勞評估標準,調查記錄全班同學的視疲勞情況。
制作中草藥粉包查找資料,了解中醫(yī)治療眼疾的外治方法,了解并認識常見的可以護眼安神的中草藥及其主要功效,選用幾味中草藥進行配比研磨,研磨好后裝至濾袋或棉柔巾中包好,縫制成寬5~6?cm的長方形中草藥粉包。
制作中草藥蒸汽眼罩將蒸汽眼罩、中草藥粉包和普通眼罩組合,制成中草藥蒸汽眼罩。
試用蒸汽眼罩制作好中草藥蒸汽眼罩后立即佩戴,約20分鐘后溫度下降時,結束使用。使用時若感覺溫度過高或者眼部不適,須立即停止使用。注意:蒸汽眼罩只能用1次,不能重復使用。
記錄試用效果中藥眼罩經(jīng)過小組同學試戴,發(fā)現(xiàn)能有效緩解視疲勞,其作用原理包括促進眼周血液循環(huán)、放松眼部肌肉等。
蒸汽眼罩成品近眼側
試用蒸汽眼罩
建議匯總
學生提出愛眼護眼方案,全體學生討論可行性,匯總班級內的合理化建議,通過視頻等多種途徑分享和宣傳,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白內障科普進養(yǎng)老院
活動整理階段
學生收集實踐活動的照片、問卷、日志等過程記錄,教師指導學生撰寫活動報告。校內評審組根據(jù)評價量表和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報告等書面材料,評選出優(yōu)秀小組,并完成校內推薦、活動總結、頒獎儀式,小組代表展示、交流等環(huán)節(jié)。
該項目獲得第3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科技輔導員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成果一等獎
微店訂閱流程
step 1
step 2
點擊圖片直接跳小程序
來源 | 《中國科技教育》2025-01
編輯 | 孟想
審校 | 若惜、朱志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