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肖楓怡,武漢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2203班,榮獲武漢學院2024年度陳一丹獎教獎學金優秀學生獎。2023—2024學年平均分94.3分,專業排名第一,曾獲2023“外研社·國才杯”“理解當代中國”全國大學生外語能力大賽英語組寫作賽項省級銀獎、第四屆“外教社·詞達人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詞匯能力大賽本科英語類專業組三等獎、第七屆全國高校大學生外語水平能力大賽(英語本科組)三等獎。主持一項校級項目“深藏Blue”并入駐騰訊眾創空間。
剛入校時,肖楓怡曾想放棄英語專業,轉入法學。但真正踏入英語專業的課堂,上了一段時間的專業課程之后,她的想法發生了轉變。她認為,既然命運已經將自己帶到了英語專業,那么當下最緊要的事情,便是全力以赴地提升自我能力。
肖楓怡開始積極主動參加“國才杯”“詞達人杯”等各類英語競賽。起初,她害怕自己能力不足顆粒無收,但是500多分的英語四級成績讓她鼓起勇氣再次嘗試。參加“國才杯”英語競賽時,肖楓怡發現自己在寫作和翻譯方面頗具優勢,便將參賽方向確定為寫作賽項。英語專業比賽是一個人單打獨斗的賽場,主要考查學生個人的專業能力。肖楓怡告訴記者,“‘國才杯’是一個綜合性的賽事,不僅考察專業能力,還考察中國傳統、時政、科技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因此我需要了解大量課外知識。”她采取“寧可錯殺絕不放過”的備戰方法,將能收集到的所有資料進行練習、背誦,最終斬獲寫作賽項省級銀獎。
獲獎證書
肖楓怡坦言,高中之前的她,英語基礎極為薄弱。她回憶道:“我小學和初中時英語成績都很糟糕,直到初二,有時候英語成績還只有20分。當時很多題目我都看不懂,根本不存在思考的過程,做選擇題時都是隨便亂選,更不會去考慮語法結構,可以說我是從高一開始才正式學習英語的。”高一時,英語老師要求學生晨跑之后讀背單詞,午休時訓練聽力,晚上聽寫單詞,平時還會安排大量的閱讀訓練。這種方式讓肖楓怡找到了學習英語的竅門,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下,她的英語成績逐步提升,從不及格到高考取得112分,這對肖楓怡來說是極大的鼓舞。背單詞的習慣她一直保持至今,6年來,她每天堅持背150個單詞。長期的記憶習慣也使她擁有了敏銳的記憶力,對一些內容更為敏感,記憶速度也比同齡人更快。
談及英語學習方法,肖楓怡認為,英語學習的核心在于不斷復習。她自創的“滾動學習法”,讓知識在反復鞏固中扎根心底。每學完一個知識點,她都會在睡前進行回顧總結;臨近考試時,再對所有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如此循環往復,讓她在英語學習中始終保持著高效與扎實。此外,她還善于利用多樣化的學習資源,通過聽英語歌曲、觀看英文電影、收聽英語廣播等方式,沉浸式地提升聽力水平;使用英語配音軟件,模仿原聲語音語調,讓自己的口語表達更加地道自然。每天,她都會花費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背誦專八單詞,睡前也不忘再次鞏固,用點滴積累鑄就堅實的知識壁壘。
除參加各種英語專業競賽外,肖楓怡還考取各種技能證書,例如計算機二級、教師資格證等。她認為,不管以后從事哪種行業,自己所學習的技能都會有助于自己取得更好的發展。在準備高中英語教師資格證面試的那段時間里,她獨自一人站在空曠的教室里對著手機錄制講課視頻,時常一整天都奔走于各個教室。錄制結束后,她反復回看,找到自己存在的問題,每一個單詞的發音、每一個教學環節的銜接,她都竭盡所能調整到最好。
從曾經的英語不及格到如今的年級第一;從需要被老師特別關注的“英語差生”到考取英語教師資格證。肖楓怡不斷從付出中收獲正反饋。每一次取得的進步、每一個收獲的獎杯,都是獨屬于肖楓怡的里程碑,激勵著她繼續挑戰和突破自我。
文字:杜雨薇
編輯:楊麗蘋
審核:羅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