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中名勝記》卷二中有記載:“成都風俗,歲以三月二十一日游城東海玄寺,摸石于池中,以為求子之祥”。其中所描述的正是農歷三月二十一日,成都當地的“摸石子”風俗,這一傳統源遠流長,屆時婦女們會到海云山鴻慶寺進行禮拜,并且會通過摸池中的石子來祈禱生子。
三月二十一還是白族的三月節,相傳是為了紀念觀音菩薩制服了當地危害百姓的惡魔,人們心存感恩,于是每年在此時相聚祭拜,并且逐漸發展成為貿易集市。當然除此之外,在沿海地區,這天還是媽祖換袍之日,屆時人們會舉行盛大的換袍儀式,表達敬重,同時也祈禱風調雨順,平安富足。
農歷三月二十一匯集了多習俗,那么在這樣的日子里,我們也要牢記:1不爭,2不打,吃3樣,寓意順心如意日子旺,了解傳統內容,啟示我們順利前行,一起來看看吧~
1不爭
不爭吵
無論是摸石頭,三月節還是媽祖換袍日,三月二十一這天都是非常熱鬧的,眾人歡聚到一起,通過傳統儀式,為自己和家人祈福。屆時難免會擁擠,那么我們要保持友好的態度,多包容和體諒,避免發生爭執,吵鬧等,以免影響了大家過節的心情。
2不打
不打漁
三月二十一對于沿海地區的人們意義重大,是人們祭拜媽祖,祈禱福澤的日子。屆時講究不出海,不打漁,以示對海洋生物的友好。同時如今也正是春季,為魚類生長繁殖的時節,所以這一習俗也是為了維持生態平衡,更是為了漁業的長久發展。
吃3樣
吃糕
在重要的傳統日子里,人們都會制作糕類食物來慶祝,寓意日子高升,蒸蒸日上。這個時節桑葉正嫩,其鮮美營養,可以用來做成蒸糕。
1、首先準備一些大米,洗過之后泡一個小時,米粒變軟時撈出,裝入料理機攪碎。
2、一些新鮮的桑葉清洗掉其中的雜質,要先用鹽水泡泡,接著將其放到燒開的水里,煮幾秒后撈出。
3、把桑葉裝入料理機,絞成泥狀,倒出同米漿混合,其中加發酵粉,泡打粉,一些糖或奶粉調味,進一步攪勻。
4、其中補充一些低筋粉或是淀粉,調成酸奶一般的濃稠度,繼而一一裝入模具,點綴蔓越莓干。
5、將其一一擺入蒸屜,用大火加熱四十分鐘,蒸到成型后關火出鍋。
吃芋頭
芋頭為食藥兼修的植物,其有助于改善體質,潤燥解乏,提升免疫等,對身體多有益處。同時其蘊含著富裕,富足之意,所以屆時可以吃一些,好吃又添吉祥。
1、一些芋頭先在蒸屜上加熱蒸熟,接著置于盤中攪碎,其中加點糖,然后放糯米粉混合,可以適當補充牛奶,將其整理成團。
2、準備一個干凈且干燥的盤子,其中倒入一些白芝麻。
3、將芋頭糯米面團分成小份,逐一搓圓后在手中按扁,置于芝麻中壓一壓,在表面均勻裹滿。
4、鍋里加一點油燒熱,將其擺到里邊,中等火候去煎,兩分鐘左右換個面,繼續煎另外一面,直到表面都變成焦黃的顏色時,鏟子去按壓,可以快速彈回來,屆時就可以盛出了。
吃蓮子
蓮子為一種古老的食物,寄托著多子多福之意。同時其蘊含著豐富的精華,有助于去燥安心,寧神助眠,清熱降火等。很適合如今這個日漸燥熱的季節。
1、蓮子一把,同時搭配一點百合,紅豆,老冰糖。
2、食材混合到一起,沖洗掉里邊的雜質后,浸沒于水中,泡一個小時以上,令其吸水,質地軟化。
3、轉入電飯鍋中,通過煮湯的程序去煮,待食材軟爛熟透時,將老冰糖丟進去,攪拌之后燜一會兒,令其溶于湯汁中,屆時就可以盛入碗中享用了。生津潤燥,香濃好喝。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歡迎大家點贊,關注和轉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