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一濕難去”,這濕氣就像狗皮膏藥,一旦纏上,甩都甩不掉。立夏前后,天氣越來越熱,雨水也多了起來,空氣里濕漉漉的,咱身體里的濕氣也跟著“蠢蠢欲動”。好多人這時候就感覺渾身沒勁兒,像被抽了筋似的,臉上還愛出油,頭發也油得快,這八成就是濕氣在搗亂!那咋整呢?別愁,多吃這三種菜做的湯,連吃7天,健脾祛濕還養肝,讓你渾身輕松!
健脾祛濕鴿子湯——身體的“除濕小能手”
鴿子,這小家伙看著小巧玲瓏,營養價值可高著呢!它肉質鮮嫩,顏色粉粉的,燉出來的湯那叫一個鮮美。
鴿子富含蛋白質、氨基酸,這些可都是身體的好“燃料”,能增強咱的免疫力。從中醫角度講,鴿子肉有滋補肝腎、養血益氣的功效。再加上湯里搭配的食材,比如茯苓,白白胖胖的,像個小饅頭,能健脾寧心、利水滲濕;山藥,細長細長的,黏糊糊的,有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的作用。這一鍋湯下去,就像給身體請了個“除濕小能手”,把濕氣統統趕跑,還能讓咱的脾胃更健康。
做法
食材準備:鴿子一只、茯苓10克、山藥一根、紅棗幾顆、枸杞一小把、姜幾片、鹽。
處理技巧:鴿子處理干凈,切成小塊,放在開水里焯一下水,去掉血沫,這樣燉出來的湯更清澈。茯苓用清水泡一會兒。紅棗和枸杞洗凈。烹飪時間:把焯好水的鴿子塊放進砂鍋里,加入適量清水,放入姜片、茯苓,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1個小時。接著把桂圓、紅棗放進去,繼續燉20分鐘。最后放入枸杞,再燉5分鐘,加適量鹽調味就可以啦!這湯喝起來鮮香可口,鴿子肉軟爛入味,一碗下去,渾身都暖乎乎的。
四神鯽魚湯——濕氣的“天敵”
四神湯可是中醫里的經典方子,由芡實、蓮子、山藥、茯苓這四位“神仙”組成。芡實,圓滾滾的,像個小珍珠,能益腎固精、健脾止瀉;蓮子,白白凈凈的,有養心安神、健脾止瀉的功效。再加上鯽魚,這魚身體扁扁的,銀光閃閃的,肉質細嫩,營養豐富。
鯽魚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健康有好處。這四神鯽魚湯一結合,就像給濕氣來了個“釜底抽薪”,把濕氣從根源上解決掉,還能健脾養胃,讓咱的腸胃更順暢。
做法
食材準備:鯽魚一條、芡實10克、蓮子10克、山藥一根、茯苓10克、姜幾片、鹽、食用油。
處理技巧:鯽魚處理干凈,在魚身上劃幾刀,用鹽和料酒腌制15分鐘,這樣能去腥增香。芡實、蓮子、茯苓用清水泡一會兒。山藥去皮,切成小塊。烹飪時間:鍋里倒少許油,油熱后把鯽魚放進去,小火煎至兩面金黃。然后加入適量開水,放入姜片、芡實、蓮子、茯苓,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30分鐘。接著把山藥塊放進去,繼續燉20分鐘,加適量鹽調味就可以出鍋啦!這湯奶白奶白的,看著就誘人,喝一口,鮮得眉毛都要掉下來,鯽魚肉鮮嫩,山藥軟糯,太好吃啦!
冬瓜蓮子薏米排骨湯——夏日的“清爽祛濕湯”
冬瓜,綠皮白瓤,水分足足的,就像個“小水庫”。它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夏天吃正合適。蓮子,前面說過,是養心安神的好東西。薏米,白白的小顆粒,能健脾祛濕、利水消腫。排骨,肉質鮮嫩,富含鈣和蛋白質,能補充營養。
這幾種食材搭配在一起,燉出來的湯清爽不油膩,就像給身體來了一場“清涼雨”,把濕氣和燥熱都趕跑,還能養肝護肝,讓咱在夏天也能精神飽滿。
做法
食材準備:冬瓜一塊、蓮子10克、薏米20克、排骨200克、姜幾片、鹽。
處理技巧:冬瓜去皮去瓤,切成小塊。蓮子洗凈。薏米提前泡2 - 3個小時,這樣更容易煮爛。排骨切成小塊,焯水備用。烹飪時間:把排骨、薏米、姜片放進砂鍋里,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40分鐘。接著把冬瓜塊、蓮子放進去,繼續燉20分鐘,加適量鹽調味就可以啦!這湯喝起來清爽可口,冬瓜入口即化,蓮子粉粉的,薏米軟糯,排骨肉香四溢,太解膩啦!
額外小貼士
立夏之后,除了喝湯祛濕,咱還得注意生活習慣。別老待在空調房里,適當出去曬曬太陽,出出汗,這樣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排出濕氣。晚上睡覺前可以用熱水泡泡腳,也能起到祛濕的作用。
家人們,這三種湯做法簡單,營養又豐富,對咱的身體那可是好處多多。別再猶豫啦,趕緊動手做起來,讓自己和家人都吃得健康,遠離濕氣!覺得有用的,別忘了點贊、轉發,讓更多的人受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