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氣溫回暖,身體的新陳代謝速度明顯加快,一天不洗澡就覺得渾身難受。
作為日常清潔和放松身心最重要的事情,春天洗澡藏著很多容易被忽視的“學問”,倘若還沿用以往的洗澡習慣,很可能會給瑟難題帶來負面影響。
簡單來說就是:洗澡沒有錯,但每個季節都有特定的洗澡方式,只有掌握了這些洗澡技巧,才能確保自己身心健康。
春天洗澡的雷區,身體傷不起
雷區一:水溫過高
很多人在春天洗澡時,依舊習慣用很熱的水,覺得這樣能洗得更干凈、更舒服。
可實際上,春天的皮膚在經過冬季“洗禮”之后,變得特別脆弱,根本不適合這樣的高溫。
過高的水溫,反而會直接燙傷皮膚表面的角質層,使得皮膚的天然屏障受損。再加上春季比較干燥,就會出現皮膚水分流失加快、皮膚干燥、瘙癢的情況。
溫馨建議:
春季洗澡的水溫,應該控制在37℃到40℃之間為宜,因為這個溫度更接近人體體溫,既能保證清潔效果,又不用擔心對皮膚造成傷害。
雷區二:洗澡時間過長
呆在溫暖的浴室里,很多人一洗就是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原以為洗得時間越長越干凈,可結果卻是長時間洗澡,會讓皮膚過度浸泡在水中,出現角質層吸收膨脹的情況。
如此一來,皮膚表面的油脂會被“沖刷”掉,導致皮膚的保水能力下降,進而出現皮膚脫水的情況。而且,溫熱的洗澡環境會讓人血液循環加快,影響健康。
溫馨建議:
春季洗澡的時間不能太長,最好控制在15分鐘左右比較合適。畢竟春季洗澡的次數比較多,沒有想象中那么臟,簡單沖洗即可。
雷區三:過度使用清潔用品
春天皮膚新陳代謝的速度加快,油脂分泌相對就會增多。
于是很多人覺得:想要洗得干凈,就務必要使用強力去污的沐浴露、肥皂,甚至還會用力搓洗。
可實際上,皮膚表面附著著一層有益的微生物菌群,它們可以維持皮膚的生態平衡,抵御外界病菌的侵襲。過度清潔和搓洗,會破壞微生物菌群,讓皮膚失去保護。
溫馨建議:
洗澡可以使用清潔產品,不過最好選擇溫和、滋潤型的清潔產品,而且要避免過度搓洗,尤其是皮膚比較敏感、脆弱的部位。
雷區四:洗澡后不及時保濕
洗完澡之后,很多人覺得皮膚已經干凈清爽,就忽略了最為總要的保濕。
春天空氣濕度相對較低,皮膚的水分蒸發速度較快。如果洗澡后不及時擦干水分,涂抹保濕產品,皮膚就會迅速失水,變得粗糙、暗沉。
長期如此的話,會加速皮膚衰老,整個人看起來會比實際年齡大一些。尤其是對于愛美的女性而言,洗澡后沒有及時做好保濕工作,真的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溫馨建議:
洗澡后的三分鐘內,是護膚保濕的黃金時間,一定要抓住。趁著皮膚還處于微濕狀態,請務必及時涂抹保濕產品,幫助皮膚鎖住水分。
寫在最后:看來春天洗澡也是有講究的,從水溫、時長、清潔用品的使用以及洗澡后的保濕等環節,每一個都至關重要。只有避開這些常見的“雷區”,才能守護皮膚和身體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