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詩和遠方的時代,民間越野賽如燎原之火,在廣袤大地迅速蔓延。一處處原本靜謐的山地,因越野愛好者的匯聚,變得熱鬧非凡。車手們駕馭著性能強勁的越野車,在泥土地上肆意馳騁,泥漿飛濺間,釋放著對自由和挑戰的渴望,彰顯著年輕人獨有的奔放個性 。
一條優質的越野賽道,就像一塊強力的磁石,吸引著全國各地的越野車車主紛至沓來。一些網紅的加入,更是讓這些越野場地熱度呈幾何倍數增長,瞬間晉升為炙手可熱的旅游景點。
荊門的“華中第一鍋”越野賽場地便是典型代表,當地政府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熱潮背后的機遇,主動介入、積極引導,從場地安全設施的完善,到賽事秩序的維護,全方位保障活動安全有序進行。
在政府的支持下,這里不僅成為越野愛好者的天堂,更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等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為城市文旅經濟注入新活力。
無獨有偶,潛江的大網紅三江哥憑借自身千萬粉絲的影響力,正在當地打造越野賽。
一時間,各地車手、網紅聞風而動,潛江這座城市因這場越野賽熱鬧起來,文旅產業也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城市知名度與影響力大幅提升。
反觀武漢天興洲沙灘越野賽道,曾經也是網上的熱門話題,每天都有眾多游客和越野愛好者前來,熱鬧非凡。然而,由于當地文旅局在發展初期未及時介入管理,缺乏有效的引導規范,安全隱患如影隨形。終于,一次重大事故成為導火索,使得這個曾經熱鬧的越野勝地被強行關閉。前期的不管不問,出事之后的簡單關停,凸顯出當地文旅部門、公安部門在管理上的遲鈍與不作為。
筆者注意到,2017年前后,武漢天興洲上的坑洼沙地引起越野愛好者的注意,一些越野車主紛紛開上自己的越野車在沙坑里狂奔,車和人渾身泥濘,甚至一些車身撞爛都阻止不了他們在沙坑里開車,因為這份狂野帶來的快樂是在其他地方駕駛越野車無法比擬的。
這些越野愛好者為未曾開發的天興洲帶來活力,也帶來商機,賣吃的賣喝的小商小販的生意好了很多。
然而,這些自發形成的網紅打卡點,并沒有引起當地政府部門,特別是文旅部門的注意和重視,沒有及時的介入引導和管理,讓這民間形成的賽道長期處于“野蠻”發展中。
2021年12月,天興洲越野賽上發生一起車撞人事件,媒體開始關注天興洲上的沙坑賽道,以及撞人事件。
媒體的報道,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然而,讓人遺憾的是,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政府不是正確引導大家在沙坑里玩越野車,而是一紙令下,以“長江保護”、保護人民安全為由,根據《長江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禁止機動車輛在天興洲灘涂開展越野競技等活動,沙坑也被填埋。
呵呵,不出事前,這些法律法規難道不存在?
筆者注意到,2021年12月17日,湖北廣播電視臺記者自媒體賬號湖北之聲以題為《被封禁的網紅沙洲》對被封后的天興洲進行了探訪。
文中寫道:任何事情沒有規矩便不成方圓,沒有規矩就無法正確引導,沒有正確引導就會出現野蠻式發展,而這種放任的野蠻式發展往往就是引發禍事的溫床。對于天興洲出現的混亂局面相關方面及時出手值得點贊。但是我們也提醒相關方面,對于天興洲的亂象,不能因為圖省心就一關了之,如何加強管理和引導,把天興洲這樣一個頗具網紅氣質的景點打造得更好,使其成為大武漢又一張網紅旅游經濟名片,這才是努力的方向。否則看著這么好的一塊寶地就此沉淪,真是叫人倍覺失落和可惜。
這的確說到了關心武漢市發展的市民心里。敢為人先的武漢市民走在其他地市的前面,開發打造出一處網紅地,卻被僵化的城市管理者扼殺,真是可惜。
武漢雖景點眾多,但分布不均,多集中于武昌、漢陽、江岸等少數區,其他區的文旅產業發展仍需新的旅游亮點來帶動。天興洲沙灘越野賽道本可成為其中一個獨特的文旅增長點,卻因管理不善而夭折,實在令人惋惜。
民間越野賽的發展,是城市文旅產業的一次機遇,也是對城市管理能力的考驗。相關部門不應只做旁觀者,而應積極作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引導規范,讓越野賽成為城市文旅發展的新名片,實現體育與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共同書寫城市發展的新篇章。(劉丹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