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樓市中,多了一批NPC,即游戲中的“背景板”。?????
他們成為了新房市場的“陪跑員”。?
一季度在售的298個新盤中,成交量在20套以下的樓盤竟然接近4成!
原因就在于樓市的分化越來越明顯。
二代與三住宅之間形成了一道“馬里亞納海溝”,壁壘加劇。
導致冷暖互不相同。
一邊是三代產品叫好又叫座,另一邊是二代產品降價失靈,滯銷嚴重。
去年,天津樓市三代產品的市場占比僅35%,卻占據了65%的成交份額。
市占率與成交占比倒掛了!???
今年,又突破了!
根據365市場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三代產品的市場占比已提升至約41%。
成交份額更是高歌猛進。
一季度新房成交TOP100中,三代產品的成交份額已占到74%,比去年又提高了8%。
之前我們就說過,三代產品占比超20%,對二代產品的擠壓就已形成。
一旦占比達到30%,價格體系會被重置。
很明顯,現在的新產品就像螺栓一樣,越擰越緊。
從小股力量,到勢均力敵,再到全面碾壓,也僅僅用了4年的時間。
現在的局面就是,三代產品統治成交頭部,大多數樓盤已經淪為NPC!
這會造成兩個結果。
第一,產品內卷加劇。
樓市的“多米諾”效應進一步升級。
效應起點由高端盤發起,再蔓延到3萬+的新盤,之后是2萬+的新盤。
現在1萬+的剛需都開始抄3萬+的改善了。
后續,新地塊一定是要做新產品的,低地價、低總價、高品質將達到巔峰。
第二,二代產品降價失靈。
當產品換代到達臨界值的時候,二代產品就要開始“掀桌子”了。
以價換量,加速跑路。
畢竟,三代住宅產品好、價格優,二代沒有產品力的“優勢”。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誰跑得快傷害就越少。
余下的,只能在市場甘當NPC,陪跑樓市。
未來一段時間,市場成交主要集中在三代產品身上,直至更迭完成。
市場集中度不僅體現在新房成交上,還體現在房企身上。
今年一季度成交TOP10房企的市占率高達49.4%,比2023年高出了10%。
市面上有一半的新盤都是他們建造的。
TOP20的房企市占率更是達到了72.1%,幾乎包圓整個天津樓市。
大浪淘沙之后,剩下的房企都是市場中的“長期玩家”。
資金強,能深耕,小房企基本沒有上桌的機會。
一段時間內,“房票”都會掌握在他們手里。
不同的房企,采用不同的策略,大致分為兩種:
扎堆優質地段
南開可口可樂地塊,吸引了保利、金茂、中海三家房企競拍;
和平山東路地塊,4家房企參與競拍;
河西陳塘W5地塊,5家房企爭搶。
今年房企在河東腹地扎堆,北辰南倉大品牌房企也開始進駐……
這些都說明房企對優質地段是有預期,有需求的。
不過,比較考驗房企的資金實力。
區域集中深耕
中海深耕新梅江、綠城深耕空港、金地深耕西青、武清城投深耕武清、宜禾深耕生態城……
房企需要花費大量的開發周期,要么自己“造城”,要么等來城市紅利。
客觀說,有一些小而美的房企就是靠深耕發家的。
比如河南的金沙,已經成為三線城市的行業之光。
集中度恰恰反映了樓市中“馬太效應”的強化。
前些年是區域和品牌的分化,現在又迎來了產品分化,這還只是一季度沒有掛上檔,指數就已經飆升。
二季度開始,行情才能見真章,集中度會進一步體現。
買房人的選房思路越來越清晰。
優質地段、品牌房企、三代產品……做好這三件事,基本上就能避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