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水了、來水了”,賓陽縣新圩鎮黃鳳村委東頭村的黃阿婆興奮地大喊起來。在村邊的應急灌溉水井旁,伴隨著抽水泵的啟動轟鳴,潺潺流水正源源不斷地涌進灌溉渠內,為黃鳳村委東頭村已種下的200多畝水田送來了“及時雨”。
“現在天氣非常干旱,多虧了駐站人大代表幫我們向有關部門反映,組織群眾清理灌溉水渠、修理掉入水井的抽水泵,不然我們前段時間種下的水稻都要旱死了,人大代表真是我們老百姓的貼心人、大救星啊!”新圩鎮黃鳳村種田大戶莫大哥感激地說道。
人大代表組織群眾召開抗旱工作會議
近段時間,駐黃鳳片區的鎮人大代表黃太元、巫寒花在進村入戶開展走訪活動時,收到不少村民反映因灌溉水渠沒有水,已插的秧苗“奄奄一息”的問題。接到問題反映后,代表們迅速深入開展調查,發現主要因為今年水庫的蓄水量少,同時水渠中的淤泥、水草多,導致水流細小緩慢,無法滿足上游的灌溉,處于下游的東頭村一帶缺水更加嚴重。同時,往年用于應急灌溉的水泵掉入井底,損壞失修,從而導致東頭村一帶水田無水灌溉。了解到情況后,代表們積極組織本村5名熱心群眾合力將水井下的水泵打撈上來,又從縣城請了專業的維修師傅到現場修理,終于將水泵修復,保障了東頭村200多畝的水田灌溉需求,最大限度降低旱情對春耕生產的影響。
人大代表參與組織群眾清理水葫蘆、淤泥、雜草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處在庫尾灌區的上國村還有180多畝水田由于缺水無法耙地,秧苗已經超過移植苗齡,群眾十分著急,駐站人大代表梁紅蓮、黃少良了解掌握情況后,立即向新圩鎮人大匯報,鎮人大高度重視,立即組織鎮人民政府、楓江水利所、農業服務中心和上國村“兩委”干部一同前往現場商量對策,并利用晚上組織群眾召開抗旱保苗動員會。經過研究,第二天鎮人大立即組織了14名駐站人大代表、80多名群眾對灌溉水渠進行清淤。在活動現場,干群協力,干勁十足,一派熱火朝天,有的將水渠底部厚厚的淤泥一鍬一鏟地挖起,有的負責清理水渠兩旁肆意生長的雜草,有的負責利用彩條布修復漏水區域,有的將水渠里的水葫蘆搬運上岸。同時,調用兩臺大功率水泵不間斷抽水灌溉,經過兩天的奮戰,最終保障了庫尾灌區一帶180畝的水田能夠實現插秧。
在共和村,村“兩委”干部、駐站代表積極組織30多名群眾,動用2臺挖機對楓江干渠進行清淤,累計清渠600多米,清理雜草、水葫蘆40多車次。通過清理,最大程度地將有限水源引回本村,滿足了明月、茶黎、天棠等自然村600多畝的灌溉需求,贏得了村民群眾的贊許。
下一步,新圩鎮人大將繼續積極主動作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模范帶頭作用,及時了解群眾需求,聽取群眾意見,做到急農民之“急”,解土地之“渴”,全力以赴保障好全鎮農民群眾的安全“耕”基,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今日責編:東東
▍內容審核:誠誠
▍內容來源:賓陽縣新圩鎮人大
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 ||||||||黎塘梁村||||||||||百合水庫|| | ||||||||||||||
||||||||||||||||||||||||||||||||||||||||||||| | ||||||||
2025賓陽熱點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