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西靈秀之地,樂山大佛的盛名之外,藏著一處更為隱秘的美學圣境——東方佛都。這里不僅是佛教造像藝術的集大成者,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山體內洞窟坐佛,每天都在上演著藝術與自然、信仰與游客的精彩 “對話”,等著人們去發(fā)現(xiàn)。
走進東方佛都,藏在山體里的釋迦牟尼坐佛特別引人注目。這座高達 33 米的佛像,打破了洞窟造像的世界紀錄,堪稱 “活態(tài)” 藝術的典范。它不是冰冷的石刻,而是與周圍環(huán)境緊密相連。不同于常見的露天大佛,山腹空間賦予其獨特的美學特質:穹頂形成的天然畫框,將視線自然聚焦于佛像;巖壁的肌理與佛像的光潔形成質感對比;幽暗的背景更凸顯佛身的圣潔光輝。這種"藏而不露,現(xiàn)必驚人"的空間敘事,正是東方美學"欲揚先抑"的絕妙體現(xiàn)。
整尊佛像采用傳統(tǒng)摩崖技法,工匠們必須像外科手術般精準:從頂部向下雕刻,每一鑿都關乎整體成敗。最令人嘆服的是面部處理——微垂的眼瞼在仰視角度恰好與觀者形成眼神交流,嘴角的慈悲微笑隨光線變化產生微妙差異。衣紋處理更是登峰造極,流暢的線條既符合重力規(guī)律,又暗合佛法"順其自然"的哲理。
為了方便游客觀賞,雕塑師在佛像正前方修了一條長長的石梯。沿著石梯往上走,游客與佛像之間就開始了一場特別的 “對話”。隨著腳步的移動,洞窟的立體感越來越強,佛像的雄偉也慢慢展現(xiàn)在眼前。走到最高處,穿過弧形的洞頂,再回頭看,33 米高的佛像穩(wěn)穩(wěn)地立在那里,莊嚴又神圣,讓人一下子覺得自己特別渺小,心中滿是敬畏。此時,游客或許會不自覺地在心中與佛像交流,訴說愿望、尋求心靈的慰藉。
洞內光線幽深柔和,燈光從頂部灑落,籠罩佛像,營造出靜謐莊嚴的氛圍。微風從洞窟深處拂來,仿佛帶著千年的禪意。巨佛閉目端坐,游人靜立仰望,此刻,時間仿佛停滯,只剩下信仰與藝術的震撼。
東方佛都最大洞中坐佛,每一處細節(jié)都在不斷生長、變化;它是一部石頭的史詩,用古老的技藝講述著永恒的故事;它更是一個持續(xù) “對話” 的哲學現(xiàn)場,讓人們重新思考空間、藝術與精神的關系。在這里,藝術成了通向信仰的橋梁,而信仰又讓藝術更有魅力,二者在 “對話” 中相互成就。相信每一個來過這里的人,都會把這段充滿生命力與交流感的體驗,深深記在心里,成為往后歲月里不斷回味的珍貴記憶。(中視文旅)
專題策劃:秦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