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是全民關注痛風日,這一特殊日期源于高尿酸血癥的診斷標準——當空腹血尿酸水平超過420μmol/L,就可能被診斷為高尿酸血癥。
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濕科診室里,患者小張右腳腫得穿不進鞋。27歲的他不喝酒,也不怎么吃海鮮,卻意外患上了痛風,血尿酸值高達580μmol/L,怎么回事呢?
糖分超標也可誘發尿酸升高
仁濟醫院風濕科副主任扶瓊主任醫師說:“以往我們認為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是中老年男性的疾病,但現在二三十歲的患者越來越多。”
根據2023年發布的共識數據,中國18歲及以上人群高尿酸血癥患病率達到14%,男性更高達24.5%,相當于每4個成年男性中就有1人尿酸超標。而痛風的患病率約1%-3%,年輕群體患者還在激增。
年輕患者的共同特征明顯:久坐缺乏運動、高嘌呤飲食、高果糖飲料攝入、作息紊亂……年輕人中肥胖率上升,代謝異常也與高尿酸高度相關,都在無形中為痛風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飲酒與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關系密切,啤酒是公認最容易誘發痛風發作的酒類。臨床上有很多痛風患者,就是“燒烤+啤酒”之后,半夜腳腫得下不了床。白酒雖然嘌呤含量較低,但酒精含量高,對肝臟和腎臟的代謝負擔重,同樣會導致尿酸升高。
除了“酒”,奶茶果汁攝入過多也會誘發尿酸升高,這可能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像90后患者小張的痛風,就是因為長期大量飲用含糖飲料引起的。“含果糖的碳酸飲料、果汁、甜點,代謝過程會消耗ATP(三磷酸腺苷)并增加嘌呤分解,是促發痛風的‘隱形殺手’。”扶瓊說。
扶瓊在接診
高尿酸血癥≠痛風
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是不是一回事?這是許多人的疑問。扶瓊解釋,高尿酸血癥是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的一種狀態,是痛風發生的基礎。通常,當尿酸超過420μmol/L時,我們將其定義為高尿酸血癥。然而要發展為痛風,還需要尿酸長期沉積,形成晶體,并誘發免疫系統的反應。尤其是合并高血壓、肥胖、腎功能不全這些代謝性問題的患者,風險會更大。
扶瓊不久前接診了一位35歲的年輕男性患者,平時血尿酸在510 μmol/L左右,生活作息也不太規律。那天夜里,他突發右腳大拇趾劇烈疼痛、紅腫,這是典型的痛風表現。但一查血尿酸,竟然只有390μmol/L,已經在正常范圍。家屬還很疑惑:“尿酸都正常了,為什么還是痛風?”
“痛風病人的血尿酸并不一定都高。在急性發作期,血尿酸可能反而下降或正常。約15%以上的痛風患者血尿酸可能反而下降或正常。”扶瓊說,這是因為痛風發作時,體內一部分血液中的尿酸會突然沉積到關節腔或軟組織中,形成尿酸鹽結晶,引發炎癥反應。這樣一來,血清中游離的尿酸反而被”轉移”了,數值就降下來了。再加上發作時很多人喝水多、出汗多、甚至服用了消炎藥或降尿酸藥物,也可能進一步降低尿酸水平。
通過關節穿刺,醫生在這名患者的關節液中發現了大量針狀尿酸鈉結晶——這正是痛風發作的證據。因此,診斷痛風不能只看血尿酸數值,更要結合病史、癥狀以及必要時的影像或穿刺檢查。
痛風一定是吃出來的嗎?
痛風的發作特點十分鮮明,通常是突發性的、極為劇烈的關節炎癥反應。早期通常是單個關節發作,但隨著病程進展,可能會累及多個關節,甚至出現痛風石、腎功能損害等嚴重并發癥。所以對高尿酸血癥要早干預、早管理,該吃藥時一定不能拖延。尤其是年輕、反復發作、有痛風石或腎損害的患者,必須規范治療,才能防止病情加重。
對于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治療方案會根據病情階段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尿酸超過正常范圍(>420μmol/L),但患者沒有痛風發作,可以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如控制飲食、規律運動、減重、戒酒等來管理。但如果尿酸長期大于540μmol/L,或者合并代謝綜合征,建議提早干預,必要時使用降尿酸藥物。
很多人一查出尿酸高,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我吃錯了什么”,或者有人說“痛風就是吃出來的病”。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血尿酸的升高大約有20%來自飲食因素,剩下約80%是由人體自身嘌呤代謝產生的尿酸,是否能及時排出,還要看腎功能、體質、遺傳背景等因素。
尿酸高了“海鮮”就一口都不能碰了嗎?其實并不是所有海產品都嘌呤高,比如蝦、鱈魚這些是可以在非發作期適量食用的。也有患者一聽“高嘌呤不能吃”,就對所有肉類、蛋類都敬而遠之,結果導致營養不良。
“更普遍的誤區是認為低嘌呤食物就可以隨便吃,比如白米飯、面包、無糖飲料等,其實這類食物雖然嘌呤低,但高碳水、高熱量、高果糖,同樣會促進代謝紊亂,間接導致尿酸升高。”扶瓊說,飲食要科學、平衡,不要走極端。在藥物控制尿酸的基礎上,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科學飲食,才是真正有效的長期管理之道。
【專家問答】
1、高尿酸血癥、痛風一定要戒酒嗎?
扶瓊:臨床上建議,只要有高尿酸血癥或痛風史,原則上應限制飲酒,最好是戒酒。尤其在痛風急性發作期和開始降尿酸治療的前期,一定要完全避免飲酒,否則容易反復發作,甚至影響藥物療效。
2、規律運動對控制尿酸水平有多大幫助?
扶瓊:久坐不動是痛風的高危因素。堅持鍛煉的患者痛風發作更少、控制效果更好。但劇烈運動反而可能誘發尿酸波動,建議選擇快走、游泳、太極等中等強度運動,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左右,長期堅持效果最好。
3、飲食在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管理中起多大作用?
扶瓊:從研究數據來看,單靠飲食管理,大約可降低10%到20%血尿酸,不算特別顯著。但它的重要性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幫助控制尿酸的波動,避免因為暴飲暴食而引發急性痛風發作;二是配合藥物治療,長期維持在穩定、理想的尿酸水平。
原標題:《新民·第醫線|90后小伙得痛風,“禍首”竟是長期吃……(不是啤酒海鮮)》
欄目編輯:王蔚 題圖來源:新民晚報制圖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左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