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地大研究生”公眾號
撰文 | 泰伯網 胡芷君
泰伯網訊,近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高性能空間計算智能實驗室發布喜報,生于1993年的博士生導師、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朱祺琪入選2025年度“空間數據智能新星學者”,排名第一。
此次評選由李德仁院士、周成虎院士和李清泉院士組成的指導委員會進行指導,面向未滿36周歲的海內外華人學者。
據中國地質大學教師個人主頁介紹,朱祺琪生于1993年,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地大學者”青年拔尖人才。
圖源:中國地質大學
2013年,朱祺琪免試攻讀武漢大學碩士學位,2015年碩博連讀提前攻博,師從李德仁院士、鐘燕飛教授與張良培教授,2018年6月畢業于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工學博士學位。
2018年7月,朱祺琪以“地大學者”青年優秀人才引進至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2024年破格晉升教授。
據介紹,朱祺琪致力于遙感大數據智能提取分析及應用方向的研究,在RSE、IEEE TCYB、ISPRS P&RS、IEEE TGRS等國際地學、遙感和信息處理領域權威期刊上發表一作/通訊論文五十余篇,1篇論文入選ESI全球0.1%熱點論文,5篇SCI論文入選ESI全球1%高被引論文;獲2022年國家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在研究興趣方面,她基于航天、航空、無人機等高分辨率、高光譜多源遙感數據及多源地理數據,重點研究:
(1)概率圖模型、遷移學習、深度學習等機器學習方法;
(2)場景分類、地表覆蓋分類、目標探測、語義分割、視頻目標追蹤、道路提取、變化檢測等遙感圖像解譯任務;
(3)城市蔓延、功能區規劃、人口分布、時空大數據分析等地理遙感大數據應用。
其所在研究團隊包括“高性能空間智能計算實驗室”(HPSCIL@CUG)、“智能化遙感數據提取分析與應用”(RSIDEA@WHU)等。
其中,“高性能空間智能計算實驗室”主要致力于研究地理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多學科的融合發展,負責人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家級高層次人才關慶鋒教授;“智能化遙感數據提取分析與應用”是由從事遙感方向研究的科研人員組建的一個學術研究組,學術指導為IEEE Fellow張良培教授,負責人為武漢大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鐘燕飛教授。
(本期編輯 | 墨川 校對 | 李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