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縣山川鄉大里村的五級瀑布,豐水期水流如高壓水槍,枯水期則成“珍珠簾”,常年不涸。
這個時節,周圍的毛竹林里竹筍竄出地面,溪流水質清澈,遮陽傘和露營椅擺在溪水間,呈現著一派地質與生態相互耦合的獨特景觀,吸引著游客們紛紛前往打卡。
這是安吉縣地質生態產品助推共同富裕成果寫照。
4月21日,在第56個“世界地球日”活動湖州安吉分會場活動暨典型地區地質生態產品助推共同富裕成果發布會上,全國首次發布地質生態產品概念,首次明確地質生態產品理論內涵,發布全國首批縣域地質生態產品目錄清單(安吉縣),并移交地質生態產品研學路線和《浙江省重點地區地質生態產品調查與評價試點(安吉縣)》項目成果。
潮新聞記者了解到,大里村依托五級瀑布開發的瀑布咖啡這一新業態,不僅是地質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先行者和實踐者,在助推共富方面也有可借鑒的經驗。
2023年大里五級瀑布通過采用“兩入股三收益”的開發模式,即村集體以資源、資產入股,村民拿租金、掙薪金、分股金的模式,打造了瀑布咖啡(巴厘島版)。
游客花79元購買入場券之后,可以在景點拍照打卡,并獲贈一杯咖啡。
每一杯瀑布咖啡價格的5%、所有業態年利潤的15%提留歸村集體。該項目一年為村集體增加50萬元收入,此外大里五級瀑布還會雇一些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瀑布咖啡這兩年吸引了大量長三角地區游客慕名而來,大大盤活了大里村高級民宿、餐飲等商業形態,大幅提升了當地村民收入。
據悉,為了更好地拓寬地質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2023年在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的支持下,浙江省地質院在安吉縣開展了《浙江省重點地區地質生態產品調查與評價試點》項目,聯合浙江財經大學、浙江生態文明研究院等團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為地質生態產品助推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的技術支撐。
安吉縣在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面的探索中,地質生態產品也漸漸在安吉縣實現了從“沉睡資源”到“活力資產”的華麗轉身。
地質生態產品相較于生態產品,其特殊性在于地質生態產品的核心生產要素為地質環境資源,聚焦土壤、地下水、地質遺跡等的生態產出。
比如瀑布咖啡,就是依托250萬年前地殼運動中形成的自然景觀打造而成,此外,我們熟悉的臨安湍口溫泉、上虞覆卮山景區都是地質生態產品和文旅結合的一種形式。
活動中,安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發布了首批地質生態產品目錄清單。具體涵蓋三類,既有包括梅溪鎮富硒大米、安吉白茶、江南貢泉等的物質供給類地質生態產品,也有土壤保持、水源涵養、地質固碳等調節服務類地質生態產品,還有包括藏龍百瀑峽谷、大溪峽谷、小沿坑峽谷、九龍峽瀑布群、大里五級瀑布、深藍計劃、中南北歐營地、B'Y366火星營地、浙北昌碩谷懸崖瀑布漂流、余村地質文化村、報福地質文化鎮等文化服務類地質生態產品。
浙江省地質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地質生態產品概念的提出正是自然資源系統、地質工作踐行“兩山”理念的積極探索和創新舉措,希望接下來能和各界一起找到地質工作助推共富的新密碼。
(圖源浙江省地質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