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香港《南華早報》4月20日文章,原題:美報告稱,“自滿的”美國在全球南方科技競賽中可能輸給中國 美國被警告停止“自滿”,并與全球南方接觸,以鞏固其在與中國不斷升級的技術競爭中的立足點。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在一份最新報告中表示,預計未來幾十年發展中國家將在先進技術領域發揮“越來越關鍵”的作用,且它們與中國的關系可能會加強。報告提醒,美國不能低估全球南方國家在塑造全球技術競爭方面將發揮的作用。如果不這樣做,中國將在全球范圍內推進其地緣政治、經濟和技術利益,使北京能夠不受阻礙地塑造全球技術規范和標準,從而損害美國及其盟友的利益。報告還稱,“在關鍵和新興技術的全球競爭中,美國不能自滿。這樣做將導致其在地緣政治、經濟和規范三個領域落后于中國。”
報告稱,全球南方國家擁有全球85%的人口,占全球GDP的近40%。這些國家和地區將“最終成為塑造全球技術規范的關鍵參與者”,推動對技術的需求,為產品提供關鍵投入,并在研發方面進行創新。美國及其盟友必須加深對全球南方國家想從技術中得到什么和需要什么的理解。中國公司的成功是因為“它們愿意根據當地需求量身定制服務”。
報告稱,華盛頓的政策制定者經常關注哪個國家擁有技術優勢,以及領導地位對軍事優勢和國家經濟實力意味著什么。然而,新興技術的全球傳播同樣重要。不幸的是,這經常被(美國)忽視。與之相反,過去幾十年里,中國通過贊助學術交流、培訓項目和媒體合作,增強了在全球南方的影響力。這些努力有助于促進中國的利益,支持中企在海外的發展。大西洋理事會的報告認為,通過擴大市場準入、培養頂尖人才、促進創新和推進共同的經濟與地緣政治目標,加強與全球南方國家的關系將為美國提供重要機遇。
中國領導人近日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作為北京爭取全球支持其反對關稅的努力的一部分。上述報告稱,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能力在一系列下一代產業中勝過美國及其盟友,特別是在中低收入國家,中國往往已經與這些國家建立了牢固的經濟和政治聯系。
報告強調人工智能在美中競爭中的重要性,稱塑造國際人工智能治理的努力可能為兩國提供發揮影響力的機會。這種競爭超越了市場主導地位之爭,反映出更深層次的政治和治理分歧。中美雙方都認為這項技術將產生“根本性和深遠的”影響,兩國對人工智能治理的不同方法反映了他們不同的制度。
報告說,盡管存在潛在的安全擔憂,但由于缺乏替代方案,許多國家認為中國的人工智能系統至關重要。在全球范圍內幾乎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中國將有巨大的回旋余地來影響全球對人工智能的采用和使用”。(作者Meredith Chen,辛斌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