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補’初衷是好的,但今年平臺參與‘國補’力度加強后,讓很多線下中小商家沒有了生存之道”,重慶奉節某下轄鎮的一位家電經銷商如此談及。近日,有媒體報道反映,部分電商平臺今年進一步拓寬了“國補”商家范圍,以往只有品牌官方自營店可以參與,現在第三方網店的經銷商只要選擇跟平臺合作,也能迅速獲得“國補”資格,這一變化在今年的家電零售市場掀起不小波瀾。
在該平臺,記者搜索“小天鵝洗衣機”、“國家補貼”等相關關鍵詞,除了品牌官方旗艦店外,確有第三方“專賣店”經銷商參與其中,且其中一家第三方網店“綜合推薦”排序在前五之列,該網店商戶位于河南鄭州,記者進一步咨詢發現,該店鋪聯系客服后可領到包括江蘇、浙江、四川、吉林、湖北、廣東等多個地區的“20%國補券”,且商家表示“全國倉發貨”。因下單不僅享受“國補”,還包括平臺會員滿減優惠,以及商家贈送的電烤箱、內衣洗衣機、電烤爐、除螨儀(多選一),目前該款到手價不足1500元的12公斤1.1洗凈比洗衣機產品已售1000+。
過去需要商家自行申請、審核、核銷的復雜流程,如今被電商平臺整合成“一鍵式”服務,第三方商家只需接入平臺系統,便能自動享受政府補貼的流量傾斜與資格認證。這種“平臺賦能”一定程度簡化了交易鏈路,為商家提升了經營效率,但同時也加劇了線上線下商家間的競爭態勢,給線下中小商家帶來新的挑戰。
“線下經營,參與國補有一定審核門檻,而參與進‘國補’的,也會因區域零售大商家的先發優勢受到擠壓,同時墊資回款周期較長,給企業資金鏈帶來壓力”,有山西某線下經銷商坦言,轉向線上經營也不輕松,平臺常以“合作”為由要求廠家降價200-300元,否則減少流量支持,這種“以補壓價”的做法,進一步放大了線下渠道在進貨成本上的劣勢,讓更多線下中小商家的經營難上加難。
線上平臺憑借集采優勢,能以低于線下進貨價的價格銷售同款產品,甚至出現“平臺售價與線下進價持平”的極端案例。“某些機型平臺售價跟我們進價持平,同樣可以做國補。我們還有啥生存空間”,四川自貢某家電經銷商無奈表示;另一家位于浙江的家電經銷商更是直言,“現在京東淘寶天貓價格一比較,線下實體基本玩完”。“國補”政策對消費決策的“價格錨定”效應,使得消費者對非補貼商品的價格敏感度急劇上升,“現在(用戶)一進店就問國補,你沒有就會價格高,人家都1600賣了,你是進貨1699,怎么辦”, 某位于湖南永州的中小家電經銷商也無奈談及,在“國補”價格沖擊下,規模較小的線下經銷商既難以降低進貨成本,又無法壓縮利潤空間,只能眼睜睜看著客源流失,陷入經營困局卻束手無策。
從消費者體驗來講,有經銷商反映的“線下補貼手續太繁索,顧客覺的手續麻煩,線上明顯更方便”這一點,也是導致線下消費吸引力下降,線上與線下競爭天平失衡的原因之一。線上購買國補商品只需“領券—下單”,補貼金額實時抵扣,甚至能疊加平臺滿減券、免息分期、以舊換新等優惠。而線下門店的流程則繁瑣得多,消費者需到店核驗身份、下載云閃付綁定銀行卡,拍攝產品序列號照片并上傳系統等一系列手續。這種效率落差進一步放大了線上消費的便捷優勢,使更多消費者傾向于線上購物,加劇了線下商家在市場競爭中的被動局面。
可以看出,當前“國補”政策在刺激消費、推動產業升級的同時,一定程度也暴露出渠道生態失衡的新課題。線上平臺憑借技術賦能與規模效應持續收割政策紅利,線下中小商家面臨的不僅是效率落差,更是商業生態位被系統性擠壓的生存危機。如何在釋放政策紅利的同時,避免線上線下發展“天平”過度傾斜,成為待破解的行業命題。長遠來看,家電零售業的健康發展不能依賴單極擴張,而應在效率與公平、創新與包容的動態平衡中,培育多元化渠道共生的產業土壤。
第三方商家也能通過平臺參與進“國補”了,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