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降低前期的現金流難度,當下不少品牌都在推行訂閱制服務。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消費,這一模式已經逐漸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但即便如此,多數用戶對于這一模式仍舊存在較為明顯的決策阻力。這些阻力來自哪些方面呢?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了解下。
一、先行付費導致的損失厭惡
在訂閱制模式中,用戶需要先行支付費用才能獲得服務,這種支付模式往往觸發用戶的損失厭惡心理。而這種預先支付的行為,會導致用戶本能地放大潛在的損失風險,從而降低對服務本身的評價。尤其對于長期習慣一次性消費國內消費者而言,這種前期的損失厭惡會帶來明顯的消費阻力。
二、決策疲勞厭惡計算
在經歷電商時代復雜的優惠計算策略后,當下的消費者本身就對于需要通過計算才能享受到的優惠內容感到抵觸。無法直接感受到訂閱制的價值,頻繁的信息投放又會強化決策焦慮。長期下來,用戶對于需要計算決策的內容會有較大的抵觸情緒。
三、對實際使用率預期較低
訂閱服務的價值往往需要通過長期使用來體驗,但很多用戶本身的消費和使用頻次有限,從而導致他們一開始對于實際使用率的預期就處于較低的水平。消費者一旦主動拉低預期,訂閱服務在他們心中的價值也會隨之下降,消費意愿也難以形成。
四、訂閱制屬于非必要支出
訂閱制服務的大多是以提升內容質量的為賣點,但對于只需要基礎服務內容的多數消費者而言,這類服務本身就屬于非必要支出。尤其在強調性價比消費的當下,消費者本身更習慣于短期決策,對于非必要支出的支付意愿會下降。
訂閱制模式仍舊是有消費潛力的,但對于大多數品牌而言,仍舊需要更加精細化的構建才能生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