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三七互娛交出了一份看似華麗的成績單;
2024年營收174.41億元,凈利潤26.73億元,全年現金分紅22億元創歷史新高,儲備游戲超20款,AI技術全面滲透研運環節……
數據很漂亮,但作為玩家,你感受到這份財報的溫度了嗎?
當我們在《斗羅大陸:魂師對決》里氪金抽卡,在《Puzzles & Survival》里肝喪尸塔防,甚至被《時光大爆炸》的冰川經營玩法短暫吸引時,是否意識到這些游戲的背后,是一臺精密運轉的工業化印鈔機?
財報中全球最高月流水23億的冰冷數字,與玩家對好游戲的期待,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割裂感。
營收增長5.4%、凈利潤僅微增0.54%,看似繁榮,實則利潤增長乏力,背后是買量成本飆升和同質化競爭加劇的隱憂。
分紅22億、研發投入未披露,股東笑納紅包,但玩家更關心錢是否花在了創造好游戲上。
▌小游戲的爆款狂歡與創意荒漠
三七互娛的財報中,最亮眼的莫過于小游戲賽道:《時光大爆炸》躋身微信暢銷榜第4,《英雄沒有閃》登頂iOS暢銷榜,看似風光無限;
但仔細一看,前者是冰川時代模擬經營,后者是放置刷寶ARPG——玩法毫無新意,全靠IP換皮和買量堆砌。
小游戲的爆款邏輯,像極了二十年前端游時代的換皮傳奇。
當《傳奇》變成《貪玩藍月》,當模擬經營套上《冰川時代》的IP,玩家真的需要第100款同類游戲嗎?
Sensor Tower數據顯示,2024年小游戲市場收入同比增長99%,但買量成本飆升50%。
廠商爭相涌入,最終肥了流量平臺,瘦了玩家體驗。
三七互娛的護城河看似穩固,實則危機四伏。
當AI能批量生成美術素材、自動優化投放策略時,小游戲的競爭終將淪為工業化流水線的效率比拼,而創意?或許早已被算法淹沒。
▌AI是降本增效的神器,還是創意的劊子手?
三七互娛在AI領域的布局堪稱激進:自研游戲大模型“小七”、投資月之暗面、百川智能等AI獨角獸、AI生成80%的2D美術和70%的廣告視頻……
技術層面,這無疑是行業標桿。但作為玩家,我們更想問:AI能讓游戲更好玩嗎?
AI輔助生成NPC對話、自動翻譯、甚至編寫代碼,確實讓研發周期縮短、成本降低。
但當“小七”大模型接管了從立項到投放的全流程,游戲是否會更像標準化產品而非創意作品?
產業評論人張書樂一針見血:“AI對小游戲的幫助,就像給500字作文加花邊——幫閑不幫忙。” 沒有玩法突破,再強的AI也只是換皮加速器”。
▌20款儲備游戲
財報中,三七互娛的儲備游戲列表令人眼花繚亂:《斗羅大陸:獵魂世界》《代號斗破》《贅婿》……
清一色的玄幻、三國、模擬經營,搭配《斗破蒼穹》《詭秘之主》等頂級IP。
這看似是多元化布局,實則暴露了致命問題:IP依賴癥+品類固化。
當《斗羅大陸》被改編成第5款MMORPG,當贅婿IP從網文跨界到模擬經營,玩家是否會對IP收割審美疲勞?
財報強調儲備超20款,但其中多少是工業化流水線產物?
又有多少敢像《黑神話:悟空》一樣,用8年打磨一款3A?
▌游戲行業的“三七之問”
三七互娛的財報,折射出中國游戲行業的集體困境;
在資本裹挾下,廠商沉迷于流水線式生產,用AI和買量堆砌短期收益,卻離好游戲越來越遠。
當玩家為《塞爾達傳說:王國之淚》的開放世界驚嘆,為《哈迪斯2》的肉鴿玩法沉迷時,中國游戲廠商是否該重新思考:我們需要的究竟是174億營收的印鈔機,還是下一個能征服全球玩家的原神?
或許,答案就藏在玩家的沉默里
*每天推送游戲資訊、新游推薦、游戲雜談等,帶你了解不一樣的游戲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