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生態的峽谷里,有一處秘境——涼亭灣
文/南豐后人
在記憶的版圖里,浙西彭川村到西坑、靈峰寺自然村間那段狹長的山谷,宛如一首悠揚的田園牧歌,一直是我心底的一處溫柔角落。往昔在鎮上工作的日子里,我常常往返于此,山谷就像一位親密無間的摯友,四季的更迭,皆毫無保留地印刻在我的腦海之中。它春時繁花似錦,夏時綠樹成蔭,秋時層林盡染,冬時銀裝素裹,每一季都有著獨特的韻味,訴說著自然的故事。
聽聞去年在一彎潺潺小溪之上,一座名為“隱沫涼亭灣”的度假山莊拔地而起,自那之后,前去一探究竟的念頭,便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種子,在我心間悄然扎根,讓我對這片山谷有了更多的遐想與期待。
在一個微風正好的春日,承蒙一位老同事的熱心牽頭,我們一行人相約驅車前往。車窗外,G351國道上車輛疾馳而過,發出的聲響仿佛是春日奏響的獨特樂章。那節奏明快的聲音,和著窗外的風景,為我們的旅途增添了別樣的情趣。目光轉向田野,馥郁的花香似乎也順著車窗的縫隙,鉆進了車內,瞬間滿車都彌漫著春的芬芳,讓人心曠神怡。就在沉醉于這一路春光之時,目的地——涼亭灣,已悄然抵達。
映入眼簾的,是一彎清澈見底的小溪,溪水潺潺流淌,似是在低吟著古老的歌謠。溪邊一座“三江樓”臨水而立,它像是一位遺世獨立的雅士,靜靜俯瞰著溪流。那敞亮的建筑風格,與周邊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韻味。我們停下車,迫不及待地走近。一塊指示牌映入眼簾,上面詳細標注著,山莊內還設有江景樓、健身房、游泳池、茶室等諸多休閑場所。不僅如此,周邊還引種了各類古樹名木,宛如一座天然的植物園。一棵羅漢松尤為引人注目,它身形挺拔,高出樓房,翠綠的枝葉層層疊疊,似是一把撐開的巨大綠傘,在陽光的輕撫下,閃耀著生命的光澤。
在茶室稍作休憩,裊裊茶香彌漫開來,仿佛為整個空間都披上了一層靜謐的紗衣。木質的桌椅,古雅的茶具,一切都透著一股寧靜祥和的氣息。品茗過后,同事興致勃勃地提議,到后山去探尋一番。沿著陡峭山坡修建的游步道拾級而上,抬眼望去,是一片廣袤茂密的松樹林。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如夢似幻。林下,檵木、映山紅、紅葉石楠等花卉綠植交相輝映,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將山林裝點得如詩如畫。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與花草混合的芬芳,那芬芳絲絲縷縷地鉆進鼻腔,沁入心肺,讓人感覺身心都被這純凈的自然之氣滌蕩一新。
步道邊上,幾座小木屋錯落有致地分布著,仿佛是從山林中自然生長出來的一般。走累了,便在木屋里坐下,聽山風在耳畔低吟淺唱,看桐花隨風翩翩起舞。此時此刻,心中所有的雜念都被拋到了九霄云外,只想靜靜地享受這份獨屬于山林的寧靜。時間好像在這一刻靜止,只留下內心的平和與安寧。
約莫二十多分鐘后,我們登上了山崗上的觀景臺。極目遠眺,千萬平米的松樹林盡收眼底,那是一片綠色的海洋,松濤陣陣,似是大地奏響的雄渾樂章。每一棵松樹都像是一位忠誠的衛士,守護著這片山林。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在春日的薄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一幅水墨畫卷。那朦朧的山色,給人一種神秘而又詩意的感覺,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一刻,我深刻體會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與壯闊。站在觀景臺上,自己也融入了這天地之間,成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從后山下來,我們又來到三江樓門口的假山群中穿梭。假山形態各異,或如猛獸,或似仙女,或像奇峰。在假山中行走,猶如置身于蘇州園林之中,一步一景,景景如畫。穿越石洞,眼前豁然開朗,碧水環抱四周,水中魚兒自在游弋,它們時而穿梭于水草之間,時而躍出水面,泛起層層漣漪。看著這靈動的畫面,內心也被這份生機與活力所感染。
在涼亭灣,我不僅沉醉于春日的生態美景之中,還體驗到了愜意的康養之旅。在山林間悠然漫步,感受大自然的恩賜;在溪畔靜心垂釣,享受那份難得的靜謐;品嘗著地道美味的農家菜,舌尖上綻放出的是生活的煙火氣息;體驗著貼心周到的服務,每一個細節都讓人倍感溫暖。這里的農家菜,食材新鮮,每一口都能品嘗到土地的質樸與純粹。
當夕陽的余暉灑在涼亭灣,為這片土地披上一層金色的外衣時,我踏上了歸程。回首望去,涼亭灣在暮色中愈發顯得如夢如幻。這次春日之行,讓我忘卻了城市的喧囂與疲憊,收獲了內心的寧靜與滿足。我知道,在未來的日子里,涼亭灣春日的美好模樣,將一直留存在我的記憶深處,而我也滿心期待著下一次與它的浪漫邂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