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貴妃張麗華(559—589年):光大二年(568年),時年十歲的張麗華被選入宮,充當太子陳叔寶的良娣龔氏(即龔貴嬪)的侍女。陳叔寶一見貌美如花、聰慧乖巧的張麗華就喜歡上她,從而得到臨幸,先后為陳叔寶生下第四子陳深、第八子陳莊。陳后主即位后,封張麗華為貴妃。張貴妃鬒黑如漆,其光可鑒。聰慧,有神彩,進止閑華,容色端麗。每瞻視眄睞,光彩溢目,照映左右。嘗于閣上靚妝,臨于軒檻,宮中遙望,飄若神仙。
至德二年(584年),陳叔寶在光昭殿的前面建造臨春、結綺、望仙三閣,三閣高幾十丈,總共好幾十個房間,裝飾得極為奢華。陳叔寶住在臨春閣,張麗華住在結綺閣,龔、孔二貴嬪住在望仙閣,有復道可以互相往來。張麗華有辯才,記憶力很強,常常為陳叔寶引薦后宮佳麗,因此受到宮女們的推崇。后宮的人都很感戴她,爭著講她的好處。
陳叔寶對政事十分怠惰,百官的啟奏,都要通過太監(jiān)蔡臨兒、李善度呈遞請示,陳叔寶倚著靠枕,讓張麗華坐在膝上共同決定。參與訪察宮外的事務,社會上有一言一事,張麗華必定首先知道并且告訴給陳叔寶,由此更加受到特別的寵幸,冠絕后宮。后宮的家人,有不守法度、違背事理的。只要請求張麗華施恩,陳叔寶沒有不聽從的。
陳叔寶以通曉文學的宮人袁大舍等為女學士,每次引來賓客、與妃嬪游宴時,讓妃嬪和女學士以及狎客共同寫作新詩,互相贈答。挑選出其中文詞特別艷麗的,作為曲調,配上新的樂曲。曲子《玉樹后庭花》《臨春樂》等,大多是贊美張麗華容貌的。
禎明二年(588年),張貴妃與孔貴妃二人日夜編造沈皇后和太子的短處,致使太子陳胤被廢,張貴妃之子陳深立為太子。禎明三年(公元589年),隋軍攻入建康(今南京)城,陳后主與張麗華、孔貴嬪躲入井中,被隋軍找到,隋軍元帥、長史高颎將張麗華斬殺于青溪。唐代史學家魏征指出,張麗華可以稱作天香國色,妖艷無比。
3.貴嬪孔氏(?-589年):會稽郡山陰縣(今紹興市)人。因容貌美艷被陳后主選入宮中,為陳叔寶生下第十子吳郡王陳蕃。太建十四年(582年),陳叔寶即位,史稱陳后主,封孔氏為貴嬪。容色端莊秀麗,好似光彩在眼中流溢,映照著眾人。
陳后主在光照殿前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陳后主自居臨春閣,貴妃張麗華住在結綺閣,孔貴嬪與龔貴嬪同住望仙閣,三閣都有凌空銜接的復道。孔貴嬪和張貴妃并為陳叔寶最寵愛的女人,孔氏又與陳后主的寵臣孔范結為兄妹,地位更為顯赫。張麗華為兒子爭儲還得依靠孔貴嬪兄妹。陳后主每次游宴,總有孔貴嬪和張麗華等九人相伴。先令嬪妃依次作五言詩,文人繼和,緩則罰酒。選宮女千余人歌舞助興,君臣酣歌,通宵達旦。
禎明三年(589年),隋軍攻入建康,陳叔寶帶著的張貴妃、孔貴嬪藏匿在一口枯井中,被隋兵發(fā)現,士兵把陳后主、張麗華、孔貴嬪三人拉上來。開皇九年,隋滅陳,以孔貴嬪與孔范勾結亂國,與張貴妃一同被斬首,首級掛在青溪中橋,以謝三吳。
4.貴嬪龔氏(生卒年不詳):原是平民,憑絕世容貌吸引了太子陳叔寶的目光,成為寵妃。后來,寵冠后宮的貴妃張麗華,原也是龔貴嬪的侍女。陳后主在光照殿前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自居臨春閣,貴妃張麗華住在結綺閣,孔貴嬪與龔貴嬪同住望仙閣,三閣都有凌空銜接的復道。龔貴嬪為陳叔寶生下第五子南海王陳虔、錢塘王陳恬。
南北朝之北朝北魏
道武帝拓跋圭
196.皇后慕容氏(生卒年不詳):后燕惠愍皇帝慕容寶的第四女。396年,拓跋珪發(fā)動了對后燕的強大攻勢。397年,慕容寶放棄都城中山(今河北保定)。慕容氏沒能和父親慕容寶一起逃到龍城(今遼寧朝陽市),被北魏俘虜。拓跋珪發(fā)現了容貌艷麗的慕容氏,尤其是她有一雙迷人的眼睛和勻稱的身段,一見傾心,隨即把她納入宮中。
400年,慕容氏憑借年輕貌美和風流婀娜戰(zhàn)勝拓跋珪太子拓跋嗣的母親、匈奴首領劉眷的女兒劉氏(即宣穆皇后)。通過了拓跋家族立后(可敦)習俗“手鑄金人”的考驗,被冊封為皇后。慕容皇后去世,沒有謚號,后世稱她為“道武皇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