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25日,我們迎來了第39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其活動主題為“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
今年的主題以簡潔的九個字概括了疫苗接種的核心價值,采用口語化的動詞“打”來降低理解難度;“防”字凸顯了疫苗的本質功能,強調了預防疾病的重要性,而非治療;“保”字則將今年的主題提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與全民的健康需求相呼應。
圖源中國疾控中心官方宣傳圖
01
預防接種成效顯著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性疾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
根據國家疾控局綜合司今年發布的預防接種宣傳核心信息,預防接種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
全球在1980年成功消滅了天花,我國也持續保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主要免疫規劃疫苗針對的傳染病發病率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我國1至4歲兒童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流行率從1992年的9.67%顯著下降至2020年的0.30%。
02
我國疫苗的分類
我國的疫苗接種分為免疫規劃疫苗(免費)政府規定接種的疫苗,由政府免費向居民提供。
例如: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等。
還有一種是非免疫規劃疫苗(自費)按照知情自愿的原則,是對免疫規劃疫苗的進一步補充,可以使受種者獲得更全面的免疫保護,預防更多疫苗針對疾病。
例如:四聯疫苗、13價肺炎疫苗等。
03
接種疫苗守護健康
接種疫苗在保護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兒童出生后應按照免疫程序接種疫苗,青少年、成人、老年人也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疾病。
研究顯示,HPV疫苗在青少年時期接種效果最佳,因為此時的免疫系統能更有效地識別并應對HPV病毒。青少年時期感染HPV的風險相對較低,接種疫苗能更有效地保護身體免受HPV感染。隨著年齡增長,感染HPV的風險逐漸增加,疫苗的效果可能受到一定影響。
隨著技術進步,我國已研發出自己的HPV疫苗,價格親民且供應充足。
此外,成年人應重視乙肝疫苗接種,因為隨著時間推移,乙肝疫苗的保護效力會逐漸減弱。我國仍有相當數量的乙肝患者,因此,確保體內有乙肝抗體至關重要,它能保護身體免受乙肝病毒侵害。
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具有乙肝抗體,建議前往正規醫療機構進行乙肝五項檢測。
若檢測結果表明乙肝表面抗體陰性或低于10mIU/ml,則需要重新接種乙肝疫苗,及時獲得保護性抗體。
通常建議按照(0、1、6月)的免疫程序接種三劑20μg乙肝疫苗,或選擇接種60μg乙肝疫苗。
權威研究指出,對于需要重新接種的人群,60μg劑量的疫苗僅需1-2劑,1-2個月內即可完成全程接種。
老年人由于免疫系統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弱,成為流感病毒感染的高風險群體。及時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能顯著增強老年人對流感病毒的抵抗力。
接種肺炎疫苗能刺激老年人體內產生抗肺炎球菌抗體,預防由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并降低重癥肺炎及死亡風險。
此外,接種重組帶狀皰疹疫苗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帶狀皰疹,對老年人的健康有益。
04
接種疫苗是安全的
今年發布的預防接種宣傳核心信息的第六條明確指出,接種疫苗是安全的。
盡管過去曾發生過一些個別事件,但仍有大量國內民眾對國產疫苗持有“偏見”,對國產疫苗的技術水平和安全性持懷疑態度。
然而,中國疫苗在技術和安全性方面早已獲得全球的認可。
以13價肺炎疫苗為例,它已經出口到多個國家,形成了“中國疫苗、多國制造、服務全球”的模式。
目前,二價HPV疫苗、帶狀皰疹疫苗、13價肺炎疫苗以及人二倍體狂犬病疫苗均已實現國產化。此外,還有許多在研產品即將上市,包括國產的五聯疫苗、六聯疫苗、15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20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等。
近年來廣受父母好評的雙載體13價肺炎疫苗,在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成為全球首款采用兩種載體的13價肺炎疫苗,有效避免了單一載體可能引起的免疫抑制問題,符合多載體多糖結合疫苗的技術發展趨勢。更被收入202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成為國內唯一錄入藥典的13價肺炎疫苗。
疫苗是維護健康的有力防線,全社會應共同關注預防接種,確保每一劑疫苗都能成為保護人類健康的堅固盾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