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18日,由福建省預防醫學會主辦、福建省預防醫學會基層疾控管理專委會承辦的“醫防協同與融合下的公共衛生實踐技能提升培訓班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啟動儀式”在福州舉行。
本次培訓聚焦疫苗接種策略優化、疾病防控體系完善及信息化技術應用等核心議題,吸引了來自福建省疾控系統、醫療機構及各地衛生院的200余位公共衛生領域從業人員參與,共同探討公共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
開幕式亮點紛呈,7月17日下午,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褚曉凌與福建省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靈嵐分別致辭,強調醫防協同機制是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的關鍵抓手。
下午三點左右,“創新醫防協同 賦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項目”正式啟動,標志著福建省在推動醫療與疾控資源整合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
隨后,福建省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所長張冬娟、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主任陳燕惠、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病中心主任朱月永、福州鼓樓疾控中心副主任陳亮分別圍繞疫苗價值提升、特殊人群接種評估、呼吸道疾病防控、疫苗健康處方鼓樓方案等醫防融合熱點議題展開專題講座。
在7月18日的議程中,來自深圳和武漢的兩位專家學者則分享了《踐行醫防融合,推動疫苗處方》及《社區醫院疫苗處方促進成人預防接種的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方案,福建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促進中心主任醫師歐光忠、深圳市金衛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福建辦事處總經理陳少雄圍繞《AI技術在智慧科普中的應用》、《信息化下的基層疾病防控能力提升》等主題進行深入講解,為基層單位人員提供了可復制的寶貴經驗。
會議尾聲,“基層疾控/醫療機構協作共助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專家圓桌訪談將氣氛推向高潮。與會專家圍繞醫防融合實踐路徑展開深入探討,他們一致認為推進醫防融合需要從三個維度協同發力:
首先,要持續提升公眾對疫苗的科學認知水平,通過創新科普形式、拓展傳播渠道,消除疫苗接種誤區;
其次,要優化接種處方醫護交互機制,建立臨床醫生與公衛人員的常態化溝通平臺,實現預防接種與臨床診療的無縫銜接;
最后,要著力打通信息系統壁壘,構建統一的數據共享平臺,實現醫療機構與疾控機構在傳染病監測、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的數據互聯互通。
三方面統籌推進、相互促進,構建起“預防-診療-康復”一體化的健康服務體系。
此次培訓班通過理論授課、案例研討與政策解讀相結合的方式,為參會人員搭建了跨區域、跨領域的交流平臺。福建省預防醫學會基層疾控管理專委會主任委員楊益昌表示,未來將持續推進醫防協同項目落地,助力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向精細化、智能化轉型。
對話
福建省預防醫學會
基層疾控管理專委會
主任委員楊益昌
問
“醫防協同 賦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項目成立的目的和意義有哪些?
楊益昌:該項目旨在通過系列業務培訓班、研討會、學術交流、健康科普宣傳等形式實現三大目標:
一是持續不斷提升疾病預防控制特別是預防接種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打造一支預防接種王牌軍;
二是創新醫防協同融合機制,推動“醫防融合”,讓全體醫務工作者成為預防接種工作的代言人,實現醫療與預防的深度協同和無縫銜接,推動符合福建基層實際的預防接種“疫苗健康處方”落地生根,并茁壯成長;
三是提高全社會對預防接種工作、疫苗的正確認知,提升公眾健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讓健康知識深入人心,讓健康行為成為社會風尚。
問
下一步,專委會有哪些具體舉措推動項目落地?
楊益昌:首先,我們將通過培訓班、研討會等形式提升基層運用大數據、AI等技術能力,實現疾病精準預測和干預;
其次,通過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肺炎防控能力,筑牢社區健康防線;開展多樣化健康科普,提升公眾健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最后,深化醫防結合,完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確保快速科學應對突發公衛事件;推動跨部門協作,構建政府、醫療機構、企業、社會組織和群眾共同參與的健康管理格局。
(張鴻鵬、楊海珠)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編輯:菲菲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