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稅表象之下,隱藏著一整套國家興衰的密碼:
因制造業獲得貿易主導權,因貿易而獲得了金融權力;
金融和制造業之間存在的內在張力和沖突,最終又會導致世界范圍的權力轉移,以及大國的興衰。
美國妄圖濫用霸權地位逆轉這一趨勢,反而會加劇霸權的崩塌速度!
01 大發國難財的高官們
2025年4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進入“國家經濟緊急狀態”,并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全球貿易伙伴全面加征關稅。
這一舉措,被美國華爾街大鱷比爾·阿克曼稱為對全球經濟“發動核戰爭”,全球將進入“核冬天”。
這一消息震驚華爾街,更震驚全世界。
美國三大股指全面暴跌!全球股指全面暴跌!
據傳言,許多華爾街基金經理聯系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希望這位前對沖基金經理能夠影響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但貝森特則在4月7日公開表示,這些關稅是必要的,并否認它們會導致美國經濟衰退的說法。
為啥出身于對沖基金經理的斯科特·貝森特,會完全無視股市暴跌?
到底是同行了解同行,同樣是對沖基金經理的比爾·阿克曼,給出了他的猜測。
4月7日,阿克曼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表示:
“我終于明白霍華德·盧特尼克(美國商務部長)為何對股市崩盤和經濟崩潰無動于衷了。他和建達公司(盧特尼克曾任建達公司(Cantor Fitzgerald)首席執行官)正在做多債券。
當我們的經濟內爆時,他就能獲利。
選擇自家公司杠桿化固定收益產品的人擔任商務部長,是個糟糕的主意。
這構成了不可調和的利益沖突。”
前不久的拉錯群事件表明,特朗普政府本質上就是一群草臺班子。
草臺班子成員們,能把事情辦成的可能性不太大。
借著搞事的名義撈錢的膽子,不僅有,而且很大!
斯科特·貝森特作為一名前對沖基金的經理,他最擅長的操作不是別的,正是做空。
他當年在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麾下做事,1992年做空英鎊是其成名之戰,這筆交易最終導致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被迫退出歐洲匯率機制,被稱為“打破英格蘭銀行的交易”。
斯科特·貝森特
這就好比一個國家發動戰爭,死多少人甚至打輸了割地賠款,不在政府高官的考慮范圍內。
通過囤積居奇倒賣糧食,發一筆橫財,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因為這是直接可以進入他們自己口袋里的錢。
這簡直就是最經典的“發國難財”的騷操作。
這要放在中國,是要被塑成銅像被人萬世唾罵的。
岳飛墓前的秦檜等人跪像
發國難財之所以是原罪,不在于錢掙得有多大,而是這個錢掙得有多黑。
大家都恨秦檜冤殺岳飛,但是大部分人不理解,秦檜殺岳飛的動機到底是什么?
其中很重要一點,是后者擋著秦檜發國難財的道了。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在紹興議和之后,為了按時交納歲貢,南宋朝廷在淮安盱眙寶積山建立歲幣庫,儲放每年送往金國的歲幣。按規定,每年春季把歲幣送到淮河對岸的泗州向金人交納。每次和議成立后,宋、金兩國都照例開放邊界,開展邊境貿易。
與此同時,由于邊境貿易的暴利驅使,一些商販遂賄賂官府進行走私,淮泗一帶又成為宋金之間走私貿易的前沿。裝載"茶貨錢寶"的商船,原先是"自楚州差人坐押至洪澤(鎮)止,行運河便可稽考。今乃以固水為名,于淮陰縣列小舟不下千余只,一才車船人淮,經過北岸直人清河,無所不往,所失朝廷課利不可數計",宋廷忙下令嚴禁。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宋廷還派出3名官員,專門查禁由高郵到兩淮和盱眙的私渡船只,但是屢禁不止。
什么走私隊伍,居然如此無法無天,連政府都禁不了?
這就跟特朗普三次派人去阿富汗查賬,結果三次都是飛機墜毀,整隊被滅,背后當然后大靠山撐腰。
秦檜家族擁有宋朝當時最大的私人茶園,他就是走私貿易幕后的大老板!宋金對峙,秦檜及其關聯的家族就可以坐享暴利!
如果說,民主黨當局背后,有一大票史密斯專員作為白手套,借著戰爭背后的灰黑色交易發了橫財。比如俄烏戰爭中,拜登家族就從天然氣交易中發了大財。
特朗普上臺后,你以為事情就能好了?
不過是換了一撥人,換了一套他們擅長的手段繼續撈。
前方吃緊,后方緊吃。
這就是妥妥的帝國滅亡前兆!
一鯨落,萬物生!
美國作為頭號經濟體,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其內爆不會無聲無息,很有可能天崩地裂。
如果鯨落變成了鯨爆,就會變成波及全球的大災難。
至少濺你一身臭……
02 對萬國宣戰!
特朗普對萬國發動關稅戰,援引的法律IEEPA本身,就是來源于戰爭。
其前身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頒布的《對敵貿易法》(TWEA),授權總統可以宣布國家緊急狀態,管理外匯、國內銀行業務、貴金屬的持有及其他財產。美國國會在1921年終止了大量戰爭權力,但明確豁免了TWEA。二戰期間,又再次授權總統可以“永久扣押財產”。
冷戰時期,美歷任總統利用TEWA推出大量對“敵國”制裁。杜魯門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對朝鮮、中國實施經濟制裁。后又對越南、古巴和柬埔寨實施制裁。艾森豪威爾和肯尼迪基于該法修改了管控囤積和出口黃金的法律。尼克松和福特在《出口管理法》到期后,基于該法繼續實施出口管制。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時,尼克松總統暫停美元與黃金的兌換,并對進口貨物征收10%的從價稅。以上各項舉措的依據均是TEWA。
1977年底,基于前述TEWA的應用實踐,美國國會正式出臺《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用于處理美國國家安全、外交政策或經濟面臨的任何不尋常和特別的、全部或大部分來源于美國境外的威脅,前提是總統因為這些威脅而宣布了國家處于緊急狀態。
該法案授予如下總統權力:調查、管理或禁止外匯交易、信貸轉讓、證券轉讓、支付,并可采取與外國或個人有利益關系的財產有關的具體行動——凍結資產、凍結財產和財產權益、禁止美國人參與與被凍結資產和被凍結財產有關的交易,以及拒絕入境。
在高度全球化的時代,IEEPA下的總統權力幾乎不再受限。因為現代全球經濟相互關聯,幾乎沒有不涉及外國利益的重大交易。將純粹的國內交易排除在總統的交易控制之外,沒有實質意義。
1977—2019年,該法案共啟用56次,其中大部分啟用都是局限在特定國家和地區,或者出于某種特別的理由,比如應對化學和生物武器擴散(老布什)、應對恐怖組織(小布什)、應對跨國組織犯罪(奧巴馬)、應對惡意網絡活動(奧巴馬)。
這次幾乎面向所有國家的無差別攻擊,甚至“南極的企鵝都要被征稅”,這還真不是開玩笑。特朗普的關稅名單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還包括南極附近的一個無人島,這個島只有企鵝棲息。
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這個國家特別喜歡揮動貿易大棒,而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某種程度上也是“不忘初心”的體現。
回顧歷史,中國才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長時間堅持自由貿易的國家。西方國家無一例外,都是通過貿易保護起家的,美國則是因貿易保護而興的典型代表。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
在工業革命之前的兩千年,中國一直是世界貿易的核心。
中國的生產力水平世界最高,幾乎是一個常量條件。所謂的國際貿易,主要就是將中國的各種商品作為奢侈品,賣到世界的其他地方。
從國際貿易的角度來說,那時的中國,是名副其實的“中央之國”。
說全世界圍繞著中國轉,似乎有點不太謙虛,但是從國際貿易的角度看,事實就是如此。
在東亞,以中國為中心,周邊與中國直接貿易的國家組成朝貢體系;更遠的國家則通過其他國家作為中介,與中國進行間接貿易。
中國流出的商品,成為西方世界血腥殺戮的最大誘因。
所謂爭奪貿易霸權,就是爭奪中國商品的銷售代理權。伊斯蘭教由此興起,為了與之對沖,歐洲發起了十字軍東征。
歐洲與中東的所謂“千年圣戰”,本質上是兩派貿易代理商,為了爭奪中國商品的代理權,發動的惡性競爭。
這些國家必須依賴貿易之外的手段,強行制造有利于本國的貿易秩序,才能取得貿易優勢。
在新大陸發現之前,中東地區及東地中海沿岸,黑海沿岸,在國際貿易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地緣優勢,因此在這些地區出現過波斯帝國、可薩汗國、穆斯林帝國、東羅馬帝國、威尼斯共和國等貿易強權。直到今天,中東地區,烏克蘭地區仍然是利益博弈的焦點地區。
發現新大陸之后,伊比利亞半島、不列顛群島,甚至新世界島成了新的貿易樞紐,因此西班牙、英國、荷蘭、美國崛起。
圍繞著生產力轉移和貿易規則的變化,世界越發變得動蕩不安。
03 自由貿易的最大奧秘
工業革命之后,整個世界的貿易流向發生變化,哪個國家生產力高,它就變成新的貿易樞紐,世界各地的原材料流向這一樞紐,然后工業制成品再流轉到世界各地。
生產力發達國家的產品自然質優價廉,因此只要存在一個“對等的”國際貿易秩序,該國商品必然橫掃各國,擠垮對方的相關產業,賺取巨額財富。
世界的主要矛盾,變成了各國圍繞生產力的博弈和競爭。
如果沒有貿易保護,后發國家相對弱小的初創企業與先進國家的大企業在同一條件下競爭,就如同綿羊與與獅子同場競技一樣,將始終處于技術劣勢,必將被無情碾壓。
強者恒強,弱者恒弱!
弱國永遠在生態位底層茍延殘喘,被強國予取予求,沒有任何上升機會。
從國家競爭力的角度出發,看似公平的“自由貿易”,實際上就是只對生產力最高的那個國家有利。
對于其他國家來說,看似“蜜糖”,實則“砒霜”!
看到這里,你的心中一定浮起關于自由貿易的一大謎團:既然自由貿易規則只是對生產力水平最高的國家有利,那為什么這一規則還能在其他國家順利推行呢?
難道其他國家的人,都是傻子嗎?
這一謎團,是掩蓋在自由貿易之上重重迷霧的最重要的一層,揭開了該問題的答案,就會直達自由貿易的本質。
答案是: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各國都存在那么一批“聰明人”,自由貿易規則才會暢通無阻!
在任何國家,都會存在從國際貿易中獲利的群體,而且這一群體依靠的就是信息以及技術不對稱。他們獲利的難易程度,與國內外的技術水平差距成反比。也就是說,其外國靠山實力越強,本國民族資本越弱,這一群體越容易賺錢,基本可以說是躺著掙錢。
在半殖民地的中國,這一群體有一個專門的名詞——殖民地買辦。
在利益的驅使下,買辦階層與宗主國自然會形成“利益共同體”,甚至無需宗主國的主人親自出手,買辦們自然會盡力消滅本國的民族資本,以便自己發財更加順當。
鉗制歐洲數百年,使歐洲長期陷入中世紀黑暗的罪魁禍首,不是別人,正是以圣殿騎士團為代表的跨國貿易買辦!
近代的中國,傷害中國最深的,是那些背靠外國人,置民族大義于不顧,一心追求私利的買辦階層和買辦政府!
與買辦對應,發達國家則存在金融資本集團,比起苦哈哈地組織原材料、供應鏈進行商品制造和配送,哪有通過低買高賣放貸收息掙錢容易?但是長期這么玩,制造業根基流失,生產力中心轉移,整個游戲規則也會跟著發生變化。
金融+買辦,就成為一套“去工業化套餐”,世界各國都要跟這套組合拳逆向做功,才能在長期保持制造業的競爭力。
否則,就會被端上餐桌,成為別人享用的美味。
比如
近代的中國,現在的歐盟,以及未來的美利堅。
中國之衰落,在于江南的東林黨,崇禎只是背鍋俠;
搞砸美國的也并非特朗普,而是幾十年來的去工業化和金融化浪潮。
前述提到的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以及憂國憂民的阿克曼,這些金融精英們,與美國落到今天的境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04 圍繞關稅的激烈博弈
在關稅表象之下,隱藏著一整套國家興衰的密碼:
因制造業獲得貿易主導權,因貿易而獲得了金融權力;
金融和制造業之間存在的內在張力和沖突,最終又會導致世界范圍的權力轉移,以及大國的興衰。
十九世紀中葉,大英帝國的輝煌不可一世,英國殖民地領土達到本土面積的一百多倍,殖民人口近4億(約為本土人口的15倍),英國本土占世界人口2%(2750萬), 生產了全世界60.2%的煤,50.9%的鐵,加工了全世界46.1%的棉花,是名符其實的“世界工廠”。倫敦是世界金融中心,英格蘭銀行號稱世界央行,英國的經濟總量占全球的40%,完全取代了工業革命之前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領頭羊位置。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當年搞貿易保護比誰都積極的英國人,開始不遺余力地鼓吹自由貿易秩序。英國以身作則,降低了上千種商品的進口關稅,1846年廢除了谷物法,1854年完全取消航海條例,英國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自由貿易國家。
但是,英國這種“表面上宣稱自由貿易,但是實際上一切利己”的伎倆,早已被其他國家看穿。原本就是英國北美殖民地的美國,更是心知肚明,英國的伎倆。
美國首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制訂了詳細的制造業發展政策,采用包括貿易保護、竊取商業技術機密,鼓勵仿冒專利、采取保護性關稅等一切手段,促進美國本土制造業的發展,奠定了美國崛起的基礎。
但是,為了保護本國幼稚工業的高關稅政策,嚴重損害了南方種植園奴隸主的利益,后者的經濟利益建立與歐洲的低關稅貿易上。雙方圍繞著關稅政策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最終引發殘酷的內戰。
內戰的結果是北方壓制了南方的反對聲音,高關稅的貿易保護政策建立起來,美國本土工業走上了迅速發展之路。
從1875年到1913年,英國的制造品進口關稅為零,同期美國的進口關稅是40%至50%,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美國一直是世界上平均進口關稅最高的國家之一。
美國的崛起,正是建立在高關稅之上。
美國的成功之路,也吸引了一個效仿者——德國。
1879年,統一后的德國效仿美國,正式推行貿易保護的政策,與英國進行全范圍的產業競爭。美德兩國的新興市場和低廉的成本,預示著誘人的獲利前景,吸引了英國資本的大量涌入。英國雖然也制定了種種嚴苛的限制措施,防止本國的技術和資本外流,但是并沒什么卵用。
來自英國的技術和資本助推了美德的工業崛起。由于美德為新興工業國,大量應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涌現的新技術,而英國的技術革新則要損害原有利益集團的利益,在英國的代議制民主制度下實施起來困難重重,因此美德均實現了“彎道超車”。
德國、美國這些新興的工業化國家不僅在本國豎起貿易壁壘,阻止英國、法國這樣的老牌工業國家的工業產品進入本國市場,隨著實力的增強,他們開始打起老牌帝國海外殖民地的主意。為了遏制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崛起,老牌工業國逐步地放棄自由主義的信條,國家的貿易干預重新開始了。
原本自由貿易的扛旗者英國,正如今天的美國一樣,開始構建一座座貿易墻,建造關稅壁壘,國家之間的貿易戰越演越烈。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人開始大力炒作德國產品質量低劣,要求所有的產品必須打上產地標簽,“made in Germany”一時間成為質量低劣的象征;英國還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大做文章,攻擊德國企業都是抄襲剽竊者。
和關稅一樣,專利,質量,商標,品牌,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詞背后,都是建立貿易壁壘以及貿易戰的各種手段。
經濟發展與殖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導致了工業強國的矛盾異常尖銳。各種貿易摩擦和沖突也越來越頻繁。各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根據歷史和現實的利益沖突,各自尋找假想敵。德國由于腹背受敵的惡劣地緣局勢,咄咄逼人的發展態勢,逐漸成為拉仇恨的焦點。
各國執政者心知肚明,戰爭已經不再是一種可能的選項,而是一種必然,問題只是在于何時發生。只不過大家都沒有預料到,戰爭的規模和烈度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以貿易爭端和貿易保護為源頭,世界接連打了兩場世界大戰,付出了上億人傷亡的代價。
正是為了避免世界因貿易保護陷入死亡螺旋,最終把人類自己搞死,1947年,美英等23國政府為國際貿易簽署了一份臨時性文件,這個文件就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臨時適用議定書》,即關貿總協定。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多邊貿易體制的條約文件,它創造性地建立了和平解決貿易爭端的機制,使得因貿易摩擦而引發戰爭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這份“臨時”文件一直沿用了47年,直到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TO)建立,在這47年里,全球關稅大幅度降低,平均關稅從40%降到4%以下,吸納了上百個締約方,舉行了8輪多邊貿易談判,處理了百余起貿易爭端。貿易渠道的暢通,使得全球貿易額成十倍得快速增長,極大加深了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并推動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
如今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帶頭撕毀美國自己建立的世界貿易秩序。實際上是世界重新拉回到兩次世界大戰之前的世界!
這套世界秩序是人類花了數百年時間,付出了數以億計的生命的代價才建立的一套封印。
封印打開,惡魔被釋放!
換句話說,我們距離S3賽季,又近了一大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