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江蘇江順精密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1400,簡稱“江順科技”)正式登陸深交所主板。上市首日收盤江順科技報66.70元/股,漲幅達78.53%,總市值達到40.02億元,展現出資本市場對鋁加工細分領域龍頭的價值認可。
作為國內鋁型材擠壓模具及配套設備領域的領軍企業,江順科技憑借“模具+設備”的雙輪驅動模式,構建起具備顯著協同效應的一站式配套服務體系,深度綁定華建鋁業、棟梁鋁業等頭部廠商。在國家“以鋁代鋼”“以鋁節木”等產業政策推動下,公司有望持續受益于輕量化材料替代浪潮,成長空間值得期待。
鋁型材配套領域領先者,協同效應突出帶動業績穩增
江順科技聚焦鋁型材制造行業,主要從事鋁型材擠壓模具及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成立于2001年,早期產品主要以鋁型材擠壓模具為主。
鋁型材擠壓模具用于高溫鋁棒的擠壓成型,通過模具型腔的形狀設計,賦予鋁型材精確的尺寸和結構。江順科技的鋁型材擠壓模具產品規格豐富,覆蓋直徑50mm的微通道模具至1,200mm的大規格模具,能夠滿足客戶大規模、多品類的產品需求,與華建鋁業、棟梁鋁業、鑫鉑股份、豪美新材、敏實集團、旭升集團、興發鋁業,以及國外知名鋁型材制造企業如WISPECO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2020年至2023年,江順科技模具業務營收實現階梯式增長,市占率從3.53%穩步提升至5.87%。經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認證,其產品關鍵性能指標已達國際先進水平,市占率在國內位居前列。
在模具業務進入成熟期后,江順科技于2018年開啟橫向拓展戰略,通過并購江順機電、江順裝備等關聯企業,公司形成了“模具+設備”的雙引擎驅動模式。目前公司鋁型材擠壓配套設備已覆蓋冷床、加熱爐、牽引機、淬火等核心系統,實現從鋁棒預處理到成品定型的全流程覆蓋。
依托這種設備與模具的深度耦合,江順科技構建起獨特的產業鏈協同優勢,模具作為高頻消耗品,與低頻設備形成互補生態。一方面,憑借模具領域建立的品牌信任度,公司在推廣高價值設備時更具市場穿透力;另一方面,新建產能的設備采購往往帶動后續模具的持續性需求。這種雙向賦能機制創造良性循環,模具銷售為設備開拓市場,設備裝機又反哺模具增量,雙重引擎推動公司業績持續增長。
財務數據也印證了協同效應成效,2022-2024年,江順科技營業收入從89,242.58萬元穩步增長至113,647.63萬元,同期扣非歸母凈利潤由13,727.37萬元提升至14,627.20萬元,整體呈現穩健增長態勢。
自主研發構筑技術壁壘,產品結構優化強化盈利能力
江順科技面向鋁加工行業,產品深度服務于建筑、汽車、光伏等多元化場景。這些行業對鋁型材需求十分龐大,但傳統單孔模具生產效率低下,很難以滿足市場大規模的需求。針對這一痛點,江順科技通過自主研發,推出了一模多出模具制造技術、快速擠壓模具技術、模孔型腔高精度成型工藝等十余項核心技術,著力解決下游企業的大規模批量生產需求。
以一模多出模具制造技術為例,該技術采用獨立供料布孔方式的多孔、多橋模具設計技術,模孔均勻分布在模具中心與擠壓筒邊緣合適距離的同心圓周上,并通過減薄模具設計厚度,縮短金屬流動行程,優化分流孔的布局結構,有效解決多孔擠壓存在擠壓比大、擠壓力高的難點,使一個模具能夠同時擠出多個相同或不同截面型材產品,有效提高鋁型材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基于在鋁型材擠壓模具大批量生產領域的多項技術突破,江順科技主導制定了我國首部《鋁型材熱擠壓模具》行業標準,并獲批設立了“院士工作站”和“省高精度工業模具數字化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計獲授權專利277項(含發明專利61項),公司相關產品在制造精度、綜合壽命、穩定性及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以此為基礎,江順科技進一步將技術優勢延伸至精密機械零部件領域,公司目前已開發出不同規格型號及用途的軸類產品和焊接機殼等產品,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領域、風力發電領域、工程機械領域。并已完成向中車集團、龐巴迪、奧地利牽引系統公司等國際頂尖企業的供應鏈滲透。
在產品技術深化與產品結構優化雙輪驅動下,江順科技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招股書數據顯示,2022-2024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從38.63%穩步攀升至39.09%,較行業均值高出10個百分點以上,這種技術溢價效應也印證了江順科技作為一站式方案服務商的市場競爭優勢。
新興市場需求提升,擴充產能夯實長期發展基礎
鋁及鋁型材因其多重優良性能,在建筑、交通、汽車、能源、家電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其中建筑領域作為鋁型材傳統主戰場,正經歷應用深化與品類創新雙重變革。基于鋁材輕質高強、成型靈活及耐候性優異等特點,其在門窗幕墻、裝飾構件等場景的應用持續滲透。工信部《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也明確支持建筑用鋁拓展,進一步帶動彩色鋁板、復合門窗等新型制品需求持續增長。
工業領域則呈現多點突破態勢:
軌道交通領域,鋁型材被大量應用于車輛車體、軌道交通連接件、座椅、門窗、廣告架等多個領域,伴隨我國高鐵網絡“八縱八橫”架構完善,對鋁型材的需求將持續擴大,從而帶動鋁型材行業及其相關上游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及汽車輕量化領域,鋁的密度僅有鋼的1/3,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回收性,是理想的汽車輕量化材料。目前變速器箱體、熱交換系統的鋁合金使用率已接近100%,發動機缸體、缸蓋、車輪的鋁合金使用率也已較高,未來車身、底盤等零部件鋁型材使用率亦有望大幅提高。根據智研咨詢數據,2018年我國乘用車的單車用鋁量僅為156kg,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提出,到2025年及2030年,我國汽車單車用鋁量要分別達到250kg及350kg,相關鋁型材市場的發展空間將非常廣闊。
在光伏行業,鋁型材主要運用在光伏邊框和光伏支架等部位。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光伏組件均使用鋁邊框,使用率高達93.3%。光伏行業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七大新興產業之一,其未來的快速發展將帶動光伏組件中鋁型材需求的快速增長。
政策層面,今年3月,工信部等十部門發布《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擴大鋁產品應用,包括 “以鋁代鋼”“以鋁節木” 等多個方面,并列舉了具體應用場景,如 “以鋁代鋼”涉及全鋁廂式商用車、新能源乘用車鋁部件、全鋁公交車等,“以鋁節木”包括鋁制家具、全鋁墻板、鋁制天花吊頂等,旨在通過這些應用推動鋁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
受益于市場需求和政策推動的雙重影響,我國鋁型材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產量從2019年的5,252.2萬噸穩步增至2024年的6,783.1萬噸,對應擠壓模具市場規模突破62億元。
不過行業繁榮背后仍存結構性矛盾,與國際領先企業相比,國內鋁型材擠壓模具和設備生產企業數量眾多,但多數企業由于設備水平和研發投入有限,以生產低端產品為主,品種相對單一,較難滿足不斷升級的下游市場需求。
江順科技作為國內少數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務的企業之一,通過“引進+自研”雙軌策略實現技術突圍,產品精度與穩定性達國際水平,在中高端市場與國際廠商進行全方位競爭,不斷實現中高端產品的進口替代,公司因此獲得了大量訂單。2022年至2024年,公司委托加工物資、在產品、庫存商品、發出商品訂單覆蓋率分別為96.28%、95.65%和93.91%,在手訂單覆蓋率高。但同期公司鋁型材擠壓模具產品及精密機械零部件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大多保持在90%以上,產能已趨近瓶頸。
面對下游鋁型材應用需求的加速擴容,江順科技急需擴充產能以滿足客戶需求。本次上市,公司共募得資金5.604億元,將主要投向“鋁型材精密工模具擴產建設項目”及“鋁擠壓成套設備生產線建設項目”,以實現模具和鋁擠壓成套設備加工生產環節的擴產。
上述兩項募投項目建成后,每年將新增模具80,000套、設備450套。值得一提的是,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募投項目的主體工程已建設完畢,且2022年至2024年“模具擴產項目”已實現轉固接近70%、“設備生產線建設項目”實現轉固37%。
本次成功上市標志著江順科技在戰略規劃上的階段性成果得以實現,未來,通過募投項目的實施,江順科技將持續完善產業布局,進一步聚焦主業,增強在鋁型材擠壓模具及配套設備領域的綜合實力,為成為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的鋁型材擠壓模具及鋁型材擠壓配套設備制造商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