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航商總會強調,香港有潛力在綠色燃料供應、加注及電氣化方面發揮領導作用。
4月23日,由香港航商總會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供應鏈交流會”(簡稱交流會),在香港科技大學舉行。
會上,政府官員、船東、港口企業、能源公司、科技公司、船級社及研究機構等航運產業鏈代表,共同探討了航運業可持續發展的三大關鍵領域:替代燃料、電氣化及綠色走廊。
交流會旨在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并與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3屆會議(MEPC83)最新訂立的減碳框架保持一致。
香港航商總會還在會上倡議,支持打造香港成為綠色燃料交易、加注與認證中心,并推動全球認證標準。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香港航商總會創始會員及榮譽顧問梁振英、香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香港航商總會創始會員及首任主席趙式慶等嘉賓,出席了此次會議。
梁振英表示:“中央政府在14年前的‘十二五’規劃中,已明確支持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這代表香港要積極轉型,走高增值路線。近年來,深圳前海和廣州南沙被指定為促進粵港合作的重要平臺,而南沙和前海都是重要港口,擁有非??捎^的集裝箱吞吐量。由此可見,香港航運業的國家戰略內涵已經完整、穩固且顯而易見?!?/p>
他認為,交流會的主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潔凈能源是未來的關鍵,香港作為連接中國與全世界的“超級聯系人”,能成為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學界與業界需加強研究和合作,香港與內地也需要更定期的對話,以共享豐碩成果。
趙式慶表示:“交流會為各界提供了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平臺。隨著國際海事組織的MEPC83會議定下了國際政策框架,以及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的設立,期待政府和業界未來在綠色走廊、電氣化和替代能源等領域深化合作?!?/p>
據悉,此次交流會討論了國際海事組織MEPC83所訂下的標志性減碳框架,包括全球航運業的首項排放定價機制。此外,與會者還深入探討了推動清潔能源解決方案所需的技術、基礎設施及政策條件,并強調政策確定性及區域性協調,是促進相關投資和低碳轉型的關鍵。
香港航商總會強調,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規模、創科生態和戰略位置,為香港提供了獨特的平臺,使香港有潛力在綠色燃料供應、加注及電氣化方面發揮領導作用。
歡迎過留言,提供新聞線索,投稿可發送至hangwuzhoukan@126.com
本期編輯:Effy 審發:王禹
(點擊小程序卡片,查詢船東精品航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