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考古界發生的兩件大事,莫過于漢文帝劉恒霸陵和海昏侯劉賀兩座大墓被發現了。
而且兩人還有血緣關系,劉賀是漢文帝劉恒之孫漢武帝劉徹的孫子,通俗點說,劉恒是劉賀爺爺的爺爺,也就是高祖父。
這兩個人還有個共同點,都曾被封為藩王,又都白撿了個皇帝。只是劉恒做了23年皇帝,還開創了中國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而劉賀卻僅僅當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廢黜,成了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對比一下,二人得知自己突然被指定為皇帝繼承人時,和入京即位的表現,不難看出兩人最終的結局實屬必然。
折中人選 迎立為帝
呂后八年(前180年),前后臨朝稱制15年的呂后去世。太尉周勃、丞相陳平聯合朱虛侯劉章等人誅滅了呂氏勢力,在選擇誰來繼承皇位時,眾人吵成一團。
當時大致分三派,一派是繼續擁護小皇帝劉弘,但周勃等人認為劉弘不是漢惠帝的后代,不是正統皇家血脈,堅決不同意。
另一派主張擁立劉邦第七子淮南王劉長,但因為劉長是呂后養大,又驕縱豪橫,眾人也都不同意。
還有一派就是在誅呂中功勞最大的朱虛侯劉章,堅決擁護哥哥齊王劉襄,也是劉邦的長子長孫為皇帝。
但因為齊國勢力強大,劉襄其人性格張揚,劉襄的舅父駟鈞為人兇殘暴戾,眾人擔心難以控制,將來怕再出現一個呂氏外戚集團。
于是商量下來,決定擁立母家卑微,沒什么勢力,性格又比較寬厚仁慈的代王劉恒繼承帝位。
謹慎穩重 步步為營
遠在代國的劉恒見到長安派來的使者,當時的他已經24歲,做了15年的代王,把代國治理得井井有條,政治上已很成熟。在得知自己被選為皇帝繼承人時,卻并沒有多高興,反而起了疑心,擔心其中有詐。
屬臣們也是意見不同,有的贊成代王入京,有的極力反對。劉恒又請占卜師算了一卦,得到的結果是大吉。于是,初步決定入京即位。
為了以防萬一,劉恒一方面派自己的舅舅薄昭,先去長安打探虛實。自己則僅帶代國郎中令張武、中尉宋昌等六人前往長安,一路上,劉恒是處處小心,步步為營,深怕自己不慎中計,喪命黃泉。
到達距離長安城還有五十里的高陵時,劉恒又停了下來,派宋昌先進城探路。宋昌到達長安渭橋時,丞相以下的官員都來迎接。
宋昌立刻回報劉恒,于是劉恒這才放心進往長安,在行進到達渭橋,太尉周勃等群臣以臣下拜見皇帝之禮迎接劉恒,劉恒趕緊謙遜回拜。
周勃進言有事密奏,劉恒傳話說,“要是太尉所說是公事,就請當著眾臣的面城奏;要是所說是私事,王者無私事。”
周勃又跪著送上天子玉璽,劉恒卻沒有接受,而是辭謝說:“請到京都代邸之后再商量。”
入代邸后,小心謹慎的劉恒西向兩次辭讓、南向三次辭讓,在五讓天下后,才終于同意繼承皇帝位。隨后劉恒讓劉興居清理長安宮掖,確保萬無一失,才住進了未央宮。
分封功臣 穩固帝位
劉恒入住未央宮的當天,就任命宋昌為衛將軍,統領兩宮衛隊南北軍,負責守衛長安京城;任命張武為郎中令,負責巡視皇宮殿中。從根本上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劉恒選吉日繼承皇位后,又對擁立自己做皇帝的功臣們一一賞賜、封官晉爵,太尉周勃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而當初那些被呂后貶斥的劉姓王公也都恢復了爵位和封地,同時,當年跟隨劉邦開國的功臣們也都分別賞賜、分封。
這些措施使得劉恒的帝位很快得到鞏固。最終得以坐穩天下,開創盛世。
指定即位 狂奔入京
漢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十七日,漢昭帝劉弗陵駕崩,因為無子,霍光征召劉弗陵侄子昌邑王劉賀入朝,立為皇太子。此時的劉賀大概十八九歲,已經當了十多年的昌邑王。
但是比起高祖父代王劉恒,他這個王爺多年來狂妄胡鬧,喜歡各種奇裝異服,跑馬、打獵、射鳥,跟馬夫、廚子等下人成天玩在一起,驕橫放蕩,不守規矩。
當得知自己被征召入朝繼承帝位的消息后,劉賀更是狂喜不已,帶著二百多人,當天中午就從昌邑國出發了,一路馬不停蹄,狂奔一百三十五里,侍從人員的馬是一匹接一匹累死在路上。郎中令龔遂向劉賀進諫,劉賀這才令郎官、謁者五十多人返回昌邑,自己則繼續加緊向長安進發。
喜形于色 急不可耐
劉賀到達長安霸上時,大鴻臚在郊外迎接,主管車馬的騶官奉上皇帝乘坐的車子,劉賀欣然接受。立刻讓他的仆從壽成駕車,載著郎中令龔遂,天明時到了長安廣明東都門。
龔遂進諫說,按禮制,奔喪望見國都應該哭著進長安城的。劉賀卻說自己咽喉痛,不能哭。
后來龔遂又兩次進諫,直到接近未央宮東門時,劉賀才同意下車,裝模作樣地哭喪著進了宮。
入宮以后,劉賀高興地接受了皇帝璽印和綬帶,繼承了皇位。并尊劉弗陵的皇后上官氏為太后。
在接受璽印后,劉賀又命隨從官員拿著符節,將自己從昌邑國帶來的從官、馬官、官奴等二百多人引進宮中,與他們整日在禁宮中玩耍游戲。
恣意妄為 毫無城府
甚至在停放漢昭帝劉弗陵靈柩的前殿,劉賀又命人將昌邑國的樂人們引進宮來,擊鼓歌唱、吹奏樂器,扮演戲子。
劉賀還駕著皇帝出行時專用的車馬,到處追逐嬉戲。并取出諸侯王、列侯、二千石的各色綬帶,紛紛賞給自己從昌邑國帶來的郎官們佩戴。又獨自在夜晚于溫室殿設九賓之禮,把他的姐夫昌邑關內侯請來相見。
祖宗的太廟都沒有拜祭,劉賀就作璽書派使者拿著符節,用三副太牢祭祀其父昌邑哀王劉髆的陵園宗廟,自稱為嗣子皇帝。
這一系列荒唐昏亂,不合禮制的行為,令大臣們很是不滿,眾人幾次規勸,都被劉賀或是派人責備,或是直接綁起來關進牢里,弄的朝廷越來越怨聲載道。
突然廢黜 如夢方醒
此時擁立劉賀為皇帝的霍光終于看不下去了,他同群臣謀劃,決定廢黜劉賀,并說服了當時的上官太后。霍光等大臣先是命羽林軍將劉賀從昌邑國帶來的等200多人全部拘捕捆綁后送進詔獄。
又在上官太后召見劉賀入宮之后,同幾位大臣一起聯名奏劾劉賀,細數劉賀當皇帝27天以來,種種荒淫無度、不孝違法之行,竟然多達1127件,并請求上官太后將其廢黜,上官太后準奏。
霍光上前取掉劉賀身上的璽印、綬帶,捧上交給太后,然后扶著劉賀走出了宮門。
此時的劉賀回望著巍峨的長安宮殿,才如夢初醒,但卻為時已晚。他無奈地向西面拜道: “終究是我愚昧不明事理,不能擔當漢朝的重任。”
霍光把昌邑王送到長安城內昌邑王邸后,告罪說:“大王的行為是自絕于上天,臣等愚鈍怯懦,不能殺身報德。臣寧可有負大王,也不能對不起國家社稷。但愿大王此后能自尊自愛,臣將再也不能見到您了。” 說完忍不住哭著離開了。
劉賀那200多位臣屬,最終以沒有盡到輔佐教導,使昌邑王誤入歧途之罪。被全部誅殺。
廢黜為民 封海昏侯
劉賀被廢黜后,并沒有恢復昌邑王將爵,上官太后只是詔令劉賀回到故國昌邑,并賜給他湯沐邑二千戶,從前劉賀之父昌邑哀王劉髆的家財也全還給了劉賀。昌邑哀王劉髆的四個女兒也各賜湯沐邑一千戶,昌邑國被廢除,降為山陽郡。
劉賀被廢后,大將軍霍光另立漢武帝曾孫,18歲的劉詢為皇帝,是為漢宣帝。不久之后,遷劉賀到江西南昌,改封海昏侯。
隱忍蓄志 孝宣中興
對比漢文帝劉恒繼位稱帝時的謹慎小心,步步為營,可知僅當了27天皇帝的劉賀,恣意妄為,驕縱輕狂,被廢黜當真是一點不冤。
而劉賀的后繼者,在民間長大的劉詢就比他聰明得多。在即位之初,將國家大事全部委政霍光,韜光養晦,一切都以霍光的意愿行事。7年之后,終于將霍光熬死,正式親政,一步步徹底清除霍氏勢力,開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他統治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綜合國力最為強盛,史稱“孝宣之治”或者“孝宣中興”。
黃龍元年(前48年),劉詢因病崩于未央宮,葬于杜陵,廟號中宗。在以制定廟號和謚號嚴格而著稱的西漢王朝,劉詢與漢高帝、漢文帝、漢武帝是僅有的擁有廟號的四位皇帝。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