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丁
特斯拉公布了2025年最新的財報數據,客觀來講,這份財務數據并不好看。
今年一季度營收193億美元,同比下滑9%;凈利潤4.09億美元,也是暴跌71%。從財務數據上看,特斯拉顯然已經過了最高點。
最核心的汽車業務營收139.67億美元,也是同比下滑20%。如果說幾年前的營收下滑是價格促銷導致的,那這一次,汽車銷售業務就屬于是沒有任何再值得期待的余地了。因為這次財報數據顯示,本期的全球交付量33.7萬輛,同比下滑13%,創下三年來最差紀錄。
這份財務答卷顯示,消費者開始不買或者少買特斯拉了。尤其是在歐洲,銷售數據全線暴跌,德國、丹麥、瑞典跌幅50%,荷蘭也是接近腰斬。
下滑的原因,就是馬斯克的政治爭議,給特斯拉帶來的口碑和原來開始有所變化了。同時關稅造成供應鏈成本攀升,也是展望未來利潤會受到大幅影響的第二重沖擊。
還好特斯拉早年在上海建了超級工廠,因為中國的產業鏈完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上海工廠反倒在一季度交付了17.2萬輛新車,還刷新2022年以來的單季紀錄。
在特斯拉遭遇增長困境之后,我們最近也看到相關新聞,特斯拉又出來了一些優惠政策。Model 3、Model Y的全系車型都推出五年免息分期。試圖用原本的汽車銷售業務再沖一沖業績,撐一撐股價。
很顯然,在未來,特斯拉如果還想僅靠著汽車銷售業務來拉抬股價,幾乎不可能了。今后如果要更上一層樓,一定是得講新的資本故事了…
不過好在最近的美股本身就比較慘淡,特斯拉的股價也在近一個季度的時間里出現了腰斬,所以這次慘淡財報公布后,伴隨著特斯拉原本就比較低的股價。反倒是在開盤后出現了逆勢上漲。很明顯,這代表著,現有情況下,市場是把這一次的財報看作是短期的利空出盡。雖然價格出現了短期觸底,但是我們剛剛也說了,特斯拉汽車銷售業務遇到了大瓶頸,這個故事之后再講講不通了,所以股價反彈也將會有限。未來如果想股價能夠漲的更多,就得講別的故事…
最近馬斯克也表示,從5月起,自己就會大幅減少在政府的工作時間了,開始羹多的關注公司業務。其次,特斯拉在未來的資本故事,兩個方向——機器人和自動駕駛。
關于機器人業務,馬斯克規劃今年要在自家工廠部署上千臺Optimus干活,比如搬運、焊接這些基礎工種。而且到2026年產量要沖到5-10萬臺。成本方面,馬斯克預計,當量產規模突破百萬臺時,單臺成本能壓到2萬美元以下,機器人的耗損低而且效率高,這樣未來機器人創造的收入可能會超過10萬億美元。
而智能駕駛這部分,想象空間也比較大,因為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業務,后面還嫁接著自動駕駛出租車公司,所以想象空間也是有的。
現在持有特斯拉的投資者,就是兩部分人,一部分是短線的投機客,另一部分就是愿意相信馬斯克講的這個新科技故事的情懷投資者。
不過我們要提醒一下,新的故事并不是一個季度兩個季度就能出結果的,它會把過去電車銷售業務走過的路重新再走一遍。
現在的特斯拉,就像當年從電腦轉向手機的蘋果一樣。傳統業務遭遇瓶頸,新賽道想象空間剛剛打開,如果在原本業務保持住市場份額的前提下,新業務還能開啟增長,那它就是未來的超級龍頭。可如果賭輸了,像是諾基亞一樣,那么股價,也會一落千丈,現在特斯拉的市盈率仍然保持在134倍,如果沒有了炒作預期,僅僅按照傳統車企的估值來看的話,參考豐田汽車和福特汽車,只有個位數的市盈率….股價恐怕要跌很多。
這是一個新的資本故事,也是一場新的豪賭。每一個資本故事都會從概念預期走向業績預期,現在,特斯拉又重新回到了那個概念預期的階段,所以目前的價格也是現在市場分歧最大的點!
機會與風險同在,你又會怎么抉擇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