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名稱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期刊介紹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2年,由遼寧省教育廳主管、沈陽體育學院主辦。該刊注重體育科學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的研究,鼓勵學術創新,關注學科發展前沿,讀者對象為相關專業的體育科研院所人員、體育教師和教練員等。主要欄目:“學校體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文化”等。
刊物級別
AMI核心(2022版), 高質量科技期刊(T1), 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 中文核心(2023年版), 科技核心(2024社會科學), RCCSE(中文核心A)(2023第七版), 維普收錄, 萬方收錄, 知網收錄, NCPSSD(國哲社文獻庫),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匿名審稿。
投稿方式
1、投稿方式:在線投稿
2、出版日期:雙月刊,單月20日出版
投稿指南
1、第一作者簡介,示例: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或職務,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
通信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或職務,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E-mail:
2、中、英文對照的標題、作者姓名、單位、地址、摘要(200~400字左右)、關鍵詞(5~8個)、圖題和表題。
3、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作為通信作者: = 1 \* GB3 ①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即導師對碩士、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提出關鍵指導性意見,導師可以作為通信作者; = 2 \* GB3 ②科研項目(指在研項目)負責人,即課題組成員發表學術論文,項目負責人可以作為通信作者。通信作者應對論文的原創性和真實性負責,并須附相關證明材料(如校級學生管理部門出具的師生指導關系或者科研項目立項文件,通信作者須簽字)。
4、在正文中用上角標標注參考文獻序號,與文末的參考文獻序號(方括號[1],[2]……)相對應。
投稿經驗
1、投稿第二天有老師打電話說我的格式不對,并且告知我的題目需要修改一下,如果還想投就改好了再投,重新投了之后大概是第二天過初審,3天后過主任初審,欄目編輯這塊應該是外審,用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研究的范式被質疑了然后拒稿了,感覺學科之間的差異還是很大的,以后不做跨學科的研究了。但是就本次投稿經驗來看還是很愉快的,老師都非常負責,打電話也有人接,態度都很好。
2、一篇以前的稿子改了下想沖擊一下C.看各位學友對沈體學報的風評不錯于是決定試試。沈體有點無聊的是初審就要求上傳簽字并蓋章的版權協議,第一次傳了個未簽字蓋章的PDF上去,幾天后被“未入庫退稿”,一般期刊社都是最后才有此要求,初審而已,跑一遍單位簽字蓋章真的很麻煩!第二次上傳版權協議之后再次投稿,一兩天就過了初審進入“主任初審”,主任似乎挺忙,大約15天才給處理,初審拒稿。收稿和拒稿都會收到郵件提示,整體而言不算耽誤時間。
3、沈體學報編輯部老師都挺負責的,人也非常好,沒有身份歧視,審稿周期基本維持在2個月以內,審稿流程非常規范,不會出現長時間滯留的情況,基本有結果會馬上處理,校對也非常認真,出刊時間需要看具體排版情況,但一般都會很快。
往期收稿方向及文章題目參考
體育發展戰略研究
金牌收斂背景下奧運金牌非市場價值評估--基于上海居民支付意愿的實證分析
認識·價值·實踐:教育家精神引領體育教師隊伍高質量建設的三重向度
學校體育
“大思政課”背景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現實梗阻與推進路徑
體育與健康課程跨學科主題學習實踐:要義、困境與路徑
群眾體育
公共體育場館服務空間開放式改造的理論邏輯與紓困路徑
社會共生視域下建設樞紐型體育社會組織的內在機理、現實阻滯及路徑選擇
競技體育
日本“三大球”振興發展的時代特征與經驗啟示
中國特色青少年排球賽事發展成效、現實困圓與紓解策略
體育文化
走出近代:中國體育思想百年演進邏輯的哲學闡釋
中國傳統體育促進身體文化的延續、整合與共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