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貴陽前胡優質栽培管理的秘密技巧
汪繼發等
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又名白花前胡、雞腳前胡等,屬傘形科前胡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前胡是傳統大宗藥材,以其干燥根莖入藥,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又為常用苗藥 ,藥用歷史悠久,始見于《名醫別錄》,具有降氣化痰,散風清熱的功效,主治痰熱喘滿,咯痰黃稠,風熱咳嗽痰多等癥狀 。現代化學研究表明,前胡含香豆素類、多糖類、脂肪酸類、芳香酸、揮發油類等多種成分,且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等香豆素類成分含量最高,是前胡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藥理學研究表明,前胡具有顯著的鎮咳祛痰、祛痰平喘、擴張血管、降血壓、抗心衰、抗心腦缺血、抗心律失常、保護心肌、抗癌等活性 。前胡在我國廣泛種植,主要分布于我國貴州、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貴州作為中藥材資源和產業大省,前胡種植面積已形成一定規模。烏當區位于貴州省中部,屬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全年氣候溫和,適宜前胡的栽培種植,因其品質佳深受藥農喜愛。因此,為前胡標準化栽培提供技術參考,推進前胡優質高效栽培,結合前胡栽培研究成果和烏當區前胡栽培管理經驗,總結適宜推廣的前胡優質高效規范化栽培管理技術。
1前胡的植物學特性
前胡為傘形科前胡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較矮但扎根牢固,株高 60~100cm,根圓錐形,末端細瘦,常見分叉,根表面呈黑褐色或灰黃色,莖圓柱形,葉片羽狀分裂,花序為復傘形花序,果實卵圓形、棕色 。花期維持 1 個月左右,一般為 8 — 9 月,果期 10 —11 月 。前胡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和耐寒抗旱能力,但不耐澇,田間排水性要求較高,積水過多不利于前胡生長,且易造成爛根。前胡喜陰涼濕潤、土層肥沃的土壤。一般在2 年內可完成生長發育,第 1 年為種子繁育期和營養生長期,第 2 年為生殖生長期,采收第1 年冬季未抽薹植株根部作為藥材進行使用。
2栽培管理關鍵技術
2.1選地整地
前胡為深根植物,應結合植物生長特性進行地塊選擇。烏當區坡地較多,種植前胡宜選擇平地或坡度小于 25°的地塊 ,以腐殖質土、砂壤土、黃壤土、沖積土等排水良好、土層較厚、土質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強、光照充分、土壤 pH 為 6.5~8.0、中性偏堿的地塊最適宜。光照不足、排水性能差、質地黏重、肥力較低或酸性重的土壤會嚴重影響前胡產量和品質 [11?12] 。播種前對地塊進行精細整理,清理前茬作物及田間雜草,并結合施用腐熟有機肥作底肥對土壤進行深翻,翻地深度 20~30cm,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土壤抗旱、抗澇能力。有機肥施用量為 1500~2000kg/667m 2 ,可配合施用復合肥(N?P?K 為 15?15?15)40~45kg/667m 2 。地塊整平耕細后,順地勢做畦,畦面寬 1.2~1.5m、間距 30cm、溝深 15~20cm。深溝高畦有利于田間排水、通風和透光,促進根系生長,提高產量,減少根腐病的發生。
2.2種子制備
前胡一般采用種子繁殖。由于前胡分枝多且為傘狀花序,因此結種較多,且種子發芽率較高。前胡果實一般在霜降后成熟,果實成熟時呈黃白色,此時可分批將成熟種蓬連花梗一并割下,于室內通風處放置一段時間,進行充分后熟,再搓下果實,除去雜質,晾干種子備用 。播種前先曬種 1~2d,并用0.5% 多菌靈或 70% 甲基托布津拌種進行種子消毒,可根據播種習慣用細土拌勻播種,也可直接播種。種子用量一般為 1.0~1.2kg/667m 2 。
2.3播種
前胡種子發芽適溫為 10~15℃,3月中上旬播種為宜,最遲不宜超過清明 。播種過早,溫度較低種子發芽遲緩,易使種子腐爛、種子不發芽或出苗率低。播種過晚,溫度太高,幼苗長出后易造成真葉灼傷、幼苗死亡,后期缺少充分的生長期,光合累積不足,根莖發育不良,導致早孕蕾、早開花,影響前胡藥材質量 。前胡播種方式有點播和條播 2 種。點播,整好地塊后畦面按行距 30cm、間距20cm、深 5cm 開窩,將種子均勻撒在窩內;條播,整好地塊后畦面按行距 30cm、溝深5cm 進行開溝,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播完種子后須蓋一層薄土,蓋土不可過厚,避免影響出苗,以不見種子為宜,播種后可適當蓋一層秸稈保墑,利于齊苗 。
2.4田間管理
2.4.1補苗間苗 前胡播種后,出苗情況對前胡產量有直接影響,需根據出苗情況及時補苗或間苗,宜早不宜遲,過遲會影響新補前胡苗的生長,且過密導致植株生長細弱。補苗與間苗可同時進行,拔除過密、瘦弱的幼苗,保留壯苗,同時將間出的壯株補種在缺苗處。補苗和間苗宜在陰天或晴天傍晚進行,補苗后澆足水,保證補苗成活率 。
2.4.2中耕除草 前胡為草本植物,草害對前胡生長影響較大,尤其是生長前期,雜草會爭奪前胡生長所需的養分和光照,因此須加強中耕除草。間苗時,應結合間苗進行除草,在前胡生長至封行前淺耕除草,有利于保護土壤墑情,改善地塊通透性。前胡種植過程中禁止使用任何除草劑,宜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也可覆蓋秸稈或黑色地膜。
2.4.3水肥管理 做好水肥管理有利于提高前胡根莖產量和品質。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前胡整個生長過程中一般施肥2~3 次,基肥在整地時施用。中期追肥一般在 5 — 6 月進行,結合除草施用復合肥 10kg/667m 2 ,避免傷根、傷苗。若前胡長勢弱,可在白露前后施用復合肥 10kg/667m 2 進行追肥。田間積水時間過長會影響前胡生長,嚴重時會造成根系腐爛、病害加重。水分管理適宜能提高前胡產量,減少病蟲害。前胡補苗后須緩苗一段時間,此時要保持土壤濕潤。前胡耐旱,通常不需灌溉,但遇干旱需及時澆水。
2.4.4摘薹打頂 前胡為多年生植物,抽薹會造成前胡植株根莖發生木質化,早期抽薹會導致前胡產量和質量明顯降低。目前已有對前胡早期抽薹的相關研究 ,但栽培中也會出現部分前胡早期抽薹現象。出現早期抽薹及時進行摘薹打頂,防止植株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提高前胡產量。摘薹打頂一般在前胡植株長至 20~30cm 、花莖成薹時進行,除保留基生葉外,從地表基部折斷花莖。經過摘薹打頂后的前胡根部粗壯,生長健壯,可大幅提高前胡藥材產量。
2.4.5病蟲害防治 前胡種植過程中做好種子質量把控和水分管理,培育壯苗,則不易出現病蟲害。種子播種前期氣溫不穩定且相對較低,病蟲害發生現象相對較少。后期氣溫逐漸升高,當溫度和濕度較高時易出現病蟲害。前胡常見病蟲害主要有根腐病、莖基腐病、葉斑病、白粉病、銹病、蚜蟲、黃刺蛾和蠐螬等。發生根腐病時可通過拔除病株,并結合使用甲霜惡霉靈或生石灰灌根處理進行防治。莖基腐病主要危害植株根莖,可用80% 福美雙水分散粒劑 400~500 倍液噴施根莖進行防治。葉斑病主要危害植株葉片,發病初期可用代森錳鋅進行噴施防治。白粉病主要危害植株葉片,田間相對濕度大、溫度 24~30℃ 時易發生,生長期間發現病株須及時拔除、集中銷毀并噴施 25% 多菌靈 500倍液或 15% 粉銹寧 1000 倍液進行防治。銹病主要危害植株葉片,5 — 7 月高溫、高濕天氣較為高發,發病初期可用嘧菌酯、三唑酮等進行防治。蚜蟲主要危害植株幼葉和莖等,發病初期可用黃板、吡蚜酮、吡蟲啉等進行防治。黃刺蛾在幼蟲期危害葉片,可用 90%晶體敵百蟲 1000 倍液噴施防治。蠐螬主要危害植株嫩莖和根莖基部,可通過冬季深翻土地,清除雜草,消滅越冬蟲卵或采用 90% 晶體敵百蟲 1000~1500 倍液灌根毒殺幼蟲。
3適時采收
前胡以根莖為藥材,采收時間是影響前胡產量和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采收過早會導致產量不高,過晚則會因前胡根部木質化影響品質 。前胡栽培當年即可采收,采收一般在 11 月中下旬植株落葉、地上部莖葉干枯時進行,選擇天氣晴朗時采收。采收時先去除地上部分,采挖前胡根莖,注意盡量保持根莖完整,確保藥材外觀品質。前胡采挖后及時去掉根莖上的泥土,經曬干或烘干后,放入干凈的環境貯藏,注意防霉和防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