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周五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展開了以外國資金為重點的調查,使其成為聯邦政府針對的最新一所大學。
本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成為第二所因涉嫌違反 1965 年《高等教育法》第 117 條而接受調查的頂尖學府,該條款要求披露價值超過 25 萬美元的“外國來源的贈款和合同”。
美國政府上周也要求哈佛大學提供有關其外國捐款和合同的信息。哈佛大學表示,其已依法申報每年來自外國的超過 25 萬美元的捐贈和合同。
周三,特朗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指示教育部加大對該規定的執行力度。
美國教育部長琳達·麥克馬洪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教育部“將首先徹底調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未能全面準確地披露從外國來源獲得的大量資金的情況”。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通訊和公共事務辦公室副校長丹·莫古洛夫發表聲明稱,學校已經就此事與聯邦當局取得聯系。
莫古洛夫表示:“過去兩年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直在配合聯邦政府有關第 117 條報告問題的調查,并將繼續配合。”
此次審計是全國范圍內針對精英大學采取的一系列行政行動中的最新一起。
特朗普競選季的藍圖“2025 項目”列出了他可能的議程,其中強調了第 117 條款可能成為從頂尖學校收回聯邦資金的手段,包括通過佩爾助學金和富布賴特獎學金——專家稱此舉可能會嚴重破壞關鍵研究。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育政策學教授凱文·金瑟表示:“所有這些都對研究型大學目前的發展構成了真正的威脅。世界一流的大學必須在世界各地開展合作——這才是世界一流的定義。”
加州大學系統早已因聯邦資金大幅削減、學生簽證被取消以及司法部對招生政策的調查和反猶太主義指控而陷入困境。
而作為全球最富有的學府,哈佛大學卻因拒絕政府對學校實施廣泛控制的要求,意外地成為了民間英雄。
一波針對第 117 條款的挑戰可能會進一步孤立那些已經遭受攻擊的機構。
美國的頂尖大學早已與國外的頂級學府緊密合作,從與印度理工學院的工程合作到喬治城大學、德州農工大學和紐約大學在卡塔爾開設的分校。
支持者稱此類合作對于創新和學術卓越至關重要。批評者則認為,外國資金會為外國政府影響美國學生,并為外國政府獲取美國知識產權打開后門。
周三發布的行政令寫道:“保護美國的教育、文化和國家安全利益,需要對流向美國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的外國資金保持透明。”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新調查重啟了眾議院小組委員會于 2023 年對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的調查,該學院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學院與中國清華大學于 2016 年開始合作建立的。
這兩所大學在包括清潔能源和氣候變化在內的研究領域開展了多年的廣泛合作。清華大學還與華盛頓大學、印第安納大學以及西達賽奈醫療中心等建立了類似的正式合作關系。
根據其美國非營利組織的納稅申報表,清華大學在 2019 年和 2018 年向加州大學董事會提供了 250 萬美元用于資助該項目,在 2017 年提供了 450 萬美元。
聯系如意媽媽:
備注:留學
推廣合作聯系:
備注:如意媽媽合作
更多留學信息歡迎訪問如意媽媽導航:
http://www.ruyimama.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