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選擇權就是生命力。
Hi,我是塵微~
當我們談論催婚時,實則在捍衛一個更根本的命題:人是否有權定義自己的幸福?
如果找個什么樣的人生活,什么時候結婚、以什么方式結婚,要不要孩子、什么時候要孩子,都是別人替我決擇的話,無異于宣告,你的生命不屬于你。
這種選擇的剝奪感會引發存在性焦慮,甚至產生自我毀滅傾向。
因為一個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決擇;關于決擇,最重要的就是誰決擇。
01
前段時間,寧波的一位女孩因父母逼婚,跑到房頂上企圖自殺,在消防員在勸說的時候,她哭喊著說:“我不想結婚!我不想隨便!我不想面對我的家人!”
這個視頻傳到了網上的時候,評論區瞬間炸開了鍋。
有網友給自己媽媽看了視頻,媽媽卻說,這女孩是神經病,不想結婚的都不正常,當初就不應該生出來。
還有人說,自己回家過年被天天催婚,介紹各種各樣的人相親,爸媽根本不管自己嫁給什么人,幸不幸福,但必須要結婚。明明父母這輩子的婚姻都不幸福,為啥還要強迫孩子進入圍城?
心理學研究發現,許多催婚的父母,自己的婚姻也是千瘡百孔。因為也曾這樣被別人催過,生命權也曾被剝奪過,自己從未真正活過。所以,當他們成為父母,在處理親子關系時,會無意識重復早年父母的相處模式,像他們對待自己那樣,去操控、指責、攻擊或嘲諷,企圖讓子女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來彌補自己缺失的人生。
所以,一旦子女沒有像自己期望的那樣,走正常流程結婚生子的流程,他們內心的打擊就會非常大,因為這種打擊幾乎是存在級別的。他們從子女身上獲得生命價值的愿望,流失了。
有些孩子沒意識到這種創傷的代際傳遞,被動承擔上代人的陰影,那么這種拿走下一代生命力的文化,就會代代相傳。
而大部分孩子已經意識覺醒,他們不想重蹈覆轍,不愿意進入婚姻,于是在催婚問題上就開始上演一場權力的爭奪,由家庭矛盾演變成一場集體性的精神絞殺。
此時的婚姻已然不再是愛情的歸宿,而是家族意志的延續。
拒絕催婚不是反叛,而是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當說出“我的婚姻我做主”時,捍衛的不僅是愛情,更是生而為人的尊嚴。
02
父母們其實沒有意識到,其實傳統婚姻關系已經逐漸滅亡。
因為如今早已不是那個吃不飽穿不暖,需要通過婚姻來獲取生存資源的年代了。女性也沒必要忍氣吞聲,攀附在男人身上過日子。
女性也逐漸意識到,婚姻不是簡單的嫁娶,不是找個遮風擋雨的靠山,而是尋找人生合伙人。一段好的婚姻關系,會互相滋養,讓彼此更優秀,而一旦陷入一段糟糕的婚姻關系里,就是無盡的凌遲。
那些長輩口中不沾煙酒不賭博,不玩女人也不家暴的,未必是好男人;那些人人艷羨固若金湯的鉆石婚,可能是一位女性用自己一生的忍耐換來的。
82歲的楊本芬奶奶在自傳體小說《我本芬芳》里,審視并解剖了自己62年的婚姻。有人指責她不顧體面自曝家丑,而她卻說,這些我最隱秘的傷痛,對于女性來講也是一種警醒,讓她們知道還有這樣的婚姻。
電視劇《無問西東》劇照
書中的女主叫楊惠才,她的丈夫稱不上是壞人,卻把妻子傷的遍體鱗傷。
妻子懷孕時,他不愿意做家務,說是怕助長妻子的嬌氣。他對別人喜笑顏開,唯獨看到妻子,就拉個大臉。妻子生完孩子,他嫌有血腥味躲得遠遠的。他天天不著家,半夜家里遭賊了,他會指責妻子,你怎么不和賊搏斗?母親秋園千里迢迢來看望生病的女兒,給她燉雞時,他竟指著母親的鼻子大罵:“她前幾天不是剛吃過雞嗎?”
冷漠、逃避、嫌棄、指責,婚姻中的冷暴力就像是一把凌遲的刀,讓人痛不欲生,雞毛蒜皮又訴說無門,而旁人只會覺得你大驚小怪,永不知足。
無論是書中的楊慧才,還是書外的楊本芬,無數的女性淹沒在傳統的婚姻里,或許為了下一代,或許礙于傳統,一輩子沒有勇氣逃離這樣吃人的婚姻。而她們的思考和自我救贖,讓越來越多的女性看到了更廣闊的天空,比如自駕游的蘇敏阿姨,比如“種完麥子我就往南”的麥子阿姨。
童話往往以步入婚姻殿堂幸福結束,而現實中,人生的諸多苦難往往始于婚姻。
上一代女性承受的苦,我們如今是難以想象的,比如李娟的外婆。婚姻與生育,是外婆那代人最看重的事情,這對外婆來說,只是苦難。
嗜賭如命的丈夫對她拳打腳踢,賣光所有家產。她忍受十月懷胎的笨拙和生育的疼痛、撫育時的艱辛生下來的孩子,一個個離她而去,10個孩子,只活了2個。后來李娟的媽媽去了新疆,離家萬里,嗜賭的外公也去世了。70多歲的外婆一個人在家鄉生活,還要照顧年近百歲身體癱瘓的養母,為其養老送終。
正因為嘗遍了生活的苦,所以外婆才會對李娟說:“娟啊,其實你不結婚也是可以的,不生孩子也是可以的。”
真正的愛不是控制,而是支持他人成為自己;真正的親情,應該以尊重為底色,而不是張口閉口用“我為你好”,來剝奪了子女的人生選擇權。
《我的阿勒泰》劇照
如今45歲的李娟活的自由且快樂,她在《走夜路請放聲歌唱》中寫道:“世上竟會有那么多的悲傷。不過沒關系的。我最終還是成為了自己最想成為的樣子。”
用李娟的例子并不是鼓勵不婚不育,而是想對所有女孩說,不要因為除了愛以外的理由匆忙決定結婚。
你可以選擇幸福有愛的婚姻,也可以有底氣不走進婚姻。你可以少年時情竇初開,也可以白頭時忽遇所愛,更可以盛年時獨身賞玩。
在愛他人之前,要先學會愛自己。你就是你,你本就芬芳!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