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青島中德生態園成功舉辦“智鏈全球 護航創新”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活動聚焦涉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通過揭牌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站,深化涉外檢察、跨區域服務聯盟等舉措,全面展現青島自貿片區打造知識產權保護標桿的創新實踐。
多維聯動構建保護網絡
活動現場,青島自貿片區與青島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簽署《深化知識產權創新服務戰略合作協議》,青島市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站正式落地片區運營。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史浩表示,青島自貿片區是全市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市知識產權中心將以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和兩站揭牌為契機,更大力度地支持完善涉外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兩站作用,在知識產權海外布局、風險預警、糾紛應對、人才培養等方面為青島自貿片區企業出海提供靠前服務和專業支撐,助力青島自貿片區進一步構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同時,為提升青島自貿片區涉外法治建設水平,活動現場,片區還與黃島區檢察院簽署了《深化青島自貿片區涉外檢察服務保障框架協議》,這也是推動今年2月在青島自貿片區2025年企業發展大會上揭牌的涉外檢察服務中心落地運營的重要舉措。此外,青島自貿片區聯合上海浦東、深圳前海、浙江舟山、天津濱海、江蘇昆山、新疆喀什等地檢察機關成立“檢護自貿”跨區域服務聯盟。據悉,聯盟將發揮“四大檢察”職能,強化自貿片區港口、邊境檢察機關之間聯動協作,圍繞制度創新、知產保護、涉外法治、風險防范等重點工作,建立線索移送和案件協辦機制,強化理論成果創新,力爭形成一批富有前瞻性、指導性強的檢察理論創新成果,同時,加強專家共用、數據互聯互通、典型示范案例共育共學等資源融通,充分構建多層次合作體系,運用法治力量服務自貿試驗區更好發展。
服務實體賦能開放發展
青島自貿片區自獲批建設以來,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升。截至2025年一季度,片區累計授權專利達14383件,其中發明專利2797件;專利年度授權量從2019年的561件躍升至2024年的2548件,增長354%;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從77件增至557件,增幅達623%,覆蓋航運物流、高端制造、基因科技等重點產業領域。活動現場發布的《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系統梳理了國際規則與實戰經驗,為企業出海防范風險提供精準指引。
活動期間,與會代表實地調研了青島自貿片區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基地及法律會客廳,詳細了解片區在技術專利布局、海外維權實踐等知識產權相關領域建設運營情況。 青島市仲裁委、黃島區檢察院等各領域專家分別就海外知識產權布局和風險防控、涉外知識產權綜合保護等主題開展專題講座,相關企業代表現場分享了知識產權保護經驗,提出建設性訴求,推動形成“政企協同一體化”服務生態。
青島自貿片區管委主任高善武表示,青島自貿片區自獲批以來,始終堅持先行先試,改革創新,不斷深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建成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平臺,成立青島市知識產權公益培訓站青島自貿片區分站,打造“知育自貿”公益服務品牌。知識產權涉外指引服務不斷完善,揭牌省內首個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聯絡服務站以及省內知識產權領域首個海外與中國專家聯席工作站,率先在全國發布《RCEP背景下青島自貿片區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發布國內首個《RCEP協定下企業知識產權合規指引報告》,助力企業提高知識產權國際競爭力和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及應對能力。
下一步,青島自貿片區將深化“嚴保護、快維權、促轉化”體系建設,推動知識產權保護與國際貿易、科技創新深度融合。持續提升服務企業出海能力、加速創新成果轉化,為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高地提供核心支撐,助力更多片區優質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行穩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