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易杰)4月27日上午,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與南漳縣文化館共建的“大學生非遺傳承實踐基地”在南漳剪紙傳承基地揭牌,標志著校地協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邁入新階段。南漳縣文化館館長郭海偉、副館長董志強,非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錢靜,省級非遺傳承人李秀玲,智能制造學院黨總支書記張軍建、副院長易杰及社會實踐隊學生參加了活動。
揭牌儀式上,郭海偉表示,南漳剪紙是荊楚文化的瑰寶,與高校合作將為非遺傳承注入青春動能。通過校地聯動,剪紙藝術將煥發時代生命力。
張軍建指出,基地是學院深化“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載體,旨在通過沉浸式文化實踐,培育兼具工匠精神與文化自信的新時代青年。同時,學院現場聘請省級非遺傳承人李秀玲為智能制造學院的非遺傳承導師,期望借助其豐富經驗,更好地推動非遺技藝在校園的傳承與發展。
儀式后,師生赴南漳縣文化館參觀非遺主題展廳。館內陳列的剪紙、傳統手工藝品等展品,生動展現了南漳非遺文化的深厚底蘊。師生在講解中了解了非遺技藝的歷史脈絡與藝術價值。
在文化館體驗區,省級非遺傳承人李秀玲現場演示剪紙技法,以行云流水的剪裁技藝將紅紙化為靈動圖案。學院社會實踐隊同學在指導下嘗試創作,通過一折一剪感受非遺匠心魅力。
未來,雙方將圍繞非遺課程共建、實踐教學、文創產品開發等領域深化合作,探索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術的融合路徑,推動非遺文化創新性傳承,助力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