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都國企,首開股份成立至今始終以北京作為核心區域和業務根據地。基于對市場的深耕,首開股份也在區域內建立起一定規模的資源儲備。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一段時間發布的“穩樓市”政策中,亦有圍繞盤活存量土地的相關內容。去年10月的國新辦發布會提及“允許專項債券用于土地儲備”,這也被解讀為2019年9月以來,時隔五年重啟發行土儲專項債。
業內認為,此舉能夠促進閑置土地的重新轉化,在減少市場存量土地規模、改善土地供求關系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也能從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025年2月,北京成功發行一批地方政府債券,其中新增專項債券規模達462.9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土地儲備、園區基礎設施、環境整治、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具體而言,用于土地儲備的資金高達116.87億元,這也意味著北京打響重啟土儲專項債發行第一槍。
這一消息,顯然也為深耕北京的市屬房地產開發商首開股份帶來機會。
事實上,北京一直是首開股份的核心區域和業務根據地,目前該公司在京內擁有主要項目74個,總規模1660萬平方米。
京外則包括遼寧、江蘇、浙江、福建、華南、華中、川渝等7個大區,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以主要城市為重心,深耕結合周邊擴展的區域布局,主要項目82個,總建筑面積約2770萬平方米。
近年來,房地產企業紛紛發力經營和服務業務,長租公寓、代建、商業物業管理、城市更新等賽道競爭加劇。
首開股份也在多年前就已布局新業務,但對業績的支撐作用有限,為保持長效經營與發展,首開股份年內于公開市場擇機新增土地儲備。
7月,首開股份子公司成都首開韶泰置業有限公司成功競得成都市成華區槐樹店路16號地塊,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約5.22萬平方米,成交金額為7.23億元。
8月,首開股份子公司北京綠州博園投資有限公司競得北京市密云新城0104街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地塊總面積約11.8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約22.7萬平方米(含回遷房),為棚戶區改造一次性招標項目,總價約4.88億元。
未來,伴隨市場進一步回暖,通過提前研判,合理鋪排,有望為該公司貢獻新的收入。
放眼行業,在2024年討論度較高的話題是“好房子”。過去這些年,伴隨房地產市場的深度調整,我國住房需求同步發生改變,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實現質的跨越。
對此,首開股份也表示將結合“好房子”導向,進一步探索品質進階,圍繞綠色建筑、科技建筑等產品理念提升產品品質。這一點,在首開股份首次正式披露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報告(ESG報告)中有所體現。
2024年4月20日,在發布2023年度報告的同一天,首開股份同步披露了ESG報告,明確未來目標:2025年,新建建筑100%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設計與施工,綠建二星級及以上項目建筑面積占當年開發項目總建筑面積比例達到40%;2030年,綠建二星級及以上項目建筑面積占當年開發項目總建筑面積比例達到50%。
在2025年前開展針對零碳/碳中和建筑示范項目的課題研究1-2個,在2030年底前累計完成零碳/碳中和建筑示范項目3-5個。
以北京市通州新城首開國風尚城為例,占地面積65516.1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55954.72平方米。項目是為了配合北京市中心區遷移通州,于2019年施工,2023年竣工。
首開股份還在該項目的東北組團選了3000平米進行超低能耗處理,從設計、材料選型、實施到認證等做了大量工作。
項目最終獲得了北京市超低能耗認證、住建部綠色技術創新綜合示范-建筑節能及可再生能源科技示范項目、11-14#樓取得了綠色建筑三星設計標識(依據北京市標準)其余樓棟取得了綠色建筑二星設計標識。
進入2025年,首開股份定調為“公司走出生存發展困境的關鍵之年”,該公司表示,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智慧和力量,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資源和支持,共克時艱守底線,把準時勢育新機,努力實現“十四五”高質量收官,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下堅實基礎。
而深刻理解美好生活背景下消費者需求提升、理念變化趨勢后的首開股份,在推進產品升級與業務轉型、拓展市場空間將更明確方向與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